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夏粮初捷,哪些省份为全年目标“撑腰”?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22 23:19:26

“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7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如果还记得去年的秋汛,就能体会“这成绩来之不易”感叹的由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底线任务,眼下夏粮初战告捷,秋粮继续冲刺,哪些省份将为全年目标“撑腰”?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Zagvkjnlgw1658527899237.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112423

“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成为上半年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7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28.7亿斤),增长1.0%。

从各省份的数据来看,河南、山东、安徽三省夏粮总产量蝉联前三甲,增产较多的省份则包括安徽、江苏、新疆、甘肃等地。

如果还记得去年的秋汛,就能体会“这成绩来之不易”感叹的由来。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底线任务,眼下夏粮初战告捷,秋粮继续冲刺,哪些省份将为全年目标“撑腰”?

豫鲁皖占“半壁江山”

受到去年罕见秋汛的影响,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的冬小麦普遍晚播,晚播面积达到了1.1亿亩。

“比往年正常情况晚了半个月左右,这就占了冬小麦总面积的1/3。”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曾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中受访时透露,“今年的苗情可以讲是历史上最差的。这五个省一二类苗占的比例比往年低了大概20个百分点以上。”

2021年10月,山西省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附近蓄滞洪水的黄河滩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面积弱苗的存在,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陡增等因素相互叠加,要夺取夏粮在去年高基数上增产、丰收,实为不易。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则全年稳”,它的丰收是全年粮食产量的风向标,它的增产有注入信心振奋人心的作用。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几个重点环节,进一步释放政策扶持力度,包括“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

此外中央财政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农业农村部推行“把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了全国主产省的820多个主产县”,加上促弱转壮、防病治虫、一喷三防、提升机收质量……天气、政策、资金、技术多措并举,力争扭转不利的开局。

今年5月底起,我国夏粮主产区陆续进入麦收时节,从南向北相继开镰收获。

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公布了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的产量、播种面积与单位面积产量。

注:1.甘肃、宁夏、新疆部分地区小麦收获尚未完成,3省区的数据为预产数,实产数以日后出版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2》为准。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省合计数不等的情况。

从各省份的产量数据来看,25个省份的夏粮均为增产,增产较多的省份主要有新疆、安徽、江苏、甘肃。受秋汛影响大的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省产量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也好于疫情之前的2019年。

依各地具体产量而言,河南、山东、安徽三省蝉联前三甲,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河北、江苏的产量也过了千万吨,五省成为全国夏粮的产量支柱,合计所占比重约75%。

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708.7公斤/公顷,河南夏粮的总产量、播种面积数据依旧是全国第一。

从播种面积来看,全国整体是增加的,河南、山东的播种面积占了全国的36.5%。具体而言,山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的播种面积略有缩小。看单位面积的产量,则只有山东和云南略有下滑。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截至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十八年获得丰收,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年初,国家给2022年定下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硬指标。

夏粮,加上早稻、秋粮,合计为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从过去3年数据来看,夏粮产量的比重往往只有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两成,秋粮大约能占比75%。所以,能否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还得看秋粮。

近期,城叔在西部地区的一些田间地头看到,水稻秧苗已经播种下地,玉米秆已经亭亭玉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南方早稻收获过三成,双季晚稻已经开始栽插,预计8月上旬结束,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已经落地。

不过,潘文博也同时提到,秋粮的生长发育过程,7、8、9月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这几个月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无农不稳,想要达到产量目标,各粮食主产区还需要继续加足马力。

以2021年全国及各省(区、市)粮食总产量为例,粮食生产主要向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等省份集中,13省份的合计产量约占比重为78.5%,挑起全国粮食生产的大梁。

注: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分省合计数与全国数略有差异。

其余省份的全年总产量均在2000万吨以下。尤其是浙江、福建、宁夏、天津、海南、青海、西藏、上海、北京等省份,尚不足千万吨。

这正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近年来发生的改变。

“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俗语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曾经肥沃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粮食主产区。

2008年,北方粮食生产已全面超越南方,承担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从此逐渐被“北粮南运”所取代。

据统计,仅2021年整个北方7个粮食主产区,人口总规模3.98亿,但粮食总产量超过6800亿斤,占全国的一半。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粮食生产中,北方7省养活了半个中国。

“北粮南运”格局的形成,一度被认为是市场优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

从有益的方面看,粮食生产区的变化,使得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产业。比如南方,更多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河南、河北、东北等,拥有广袤的平原,采用机械化的方式种植粮食更有优势。

但面对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等一些超预期变化,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对于稳物价保民生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南方省份进一步恢复粮食生产,有助于缓解粮食区域供给矛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更好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指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6月举行的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更强调,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强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加快巩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全国粮食稳产增产作出应有贡献。

说到底,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不能纯靠市场思维。尤其对南方来说,不能把经济安全和粮食安全对立起来,这两者并不是矛盾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围绕粮食安全,该有的责任必须扛起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安徽省 山东省 河南省 粮食安全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