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热热热!今年来最大范围高温波及20余省份,全国“蒸烤”地图出炉,看你家将热成啥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7-09 00:34:20

每经编辑 王月龙 盖源源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在吹风会上,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我国呈现极端天气多,局地影响重的特点。

眼下,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正在影响我国。7月6日,我国西部出现大片高温,同时,江南一带的高温也开始发展。

2765671269367550976.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_401523557

7573486884031991808.png

高温、暴雨影响我国

6月平均气温创1961年来同期最高

据央视新闻报道, 全国自3月17日入汛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0.7%, 降雨呈现出南北两条多雨带的特点,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最多,在北方,辽河流域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的第二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表示,全国共出现了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别是 5月以来南方就出现了11次,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雨落区高度重叠。

入汛以来,我国强对流天气频繁,共出现20次强对流天气过程,26个省区市共有470余县次受到了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已确认出现17次龙卷天气。

6月,我国平均气温21.3℃,较常年同期偏高了0.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6月13日以来,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一直在维持,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影响人口多。

王亚伟表示,6月25日,河北省、河南省分别有90个和2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达到或超过40℃的气温,其中 河北的灵寿县达到了44.2℃,为今年出现的最高气温。

7573486884031991808.png

此轮高温波及省份超20个

云南省、山西省、重庆市及湖北省多地7月8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据中国天气网报道,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 这轮高温过程是我国今年以来范围最大的,波及省份超过20个。 对于南方来说,这轮过程也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今明两天,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温区域将逐渐东移,同时,江淮、江南一带高温范围扩展。后期西北地区高温将明显缩减,江淮江南一带成为高温核心区。

预计7月9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北部、陕西中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35℃以上高温,其中 吐鲁番盆地、山西西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浙江大部、福建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6600777483943339008.jpeg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北方的小伙伴快要盼来高温结束的曙光,南方的小伙伴们被高温支配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预计未来一周,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当地将提前感受到三伏般的炎热。 上海、重庆、福州、杭州高温将实现一周全勤, 合肥、南昌、南京、长沙、成都、武汉等地虽然不是全勤,但其他的时间最高气温也多在33℃或以上。

需要提醒的是, 南方的高温天气同时也将伴随着高湿,因此体感温度会更高。 同时,夜温也普遍较高,像是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的最低气温也多在28℃至30℃,白天炙烤,夜晚焖蒸,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持续的高温热浪可能导致中暑人数急剧增加,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孕妇、体虚、缺乏运动的久坐人群、肥胖症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中暑,需要格外警惕。

7573486884031991808.png

“北蒸煮、南煎烤”

看你家将热成啥样

夏天的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干热,以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小和昼夜温差大为特点;另一种是闷热,以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或风力小为特点。

虽然都是热,但各地热得花样百出。 有的地方高温炎热,俨然是“晒成煎锅,烤成肉串”;有的地方高温高湿,“闷成蒸笼,热成肉龙”; 也有地方雨水与暑热共存,“下雨如同下热水”……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高温蒸烤地图来看,未来三天,“天气大厨”火力全开,以各种方式“烹饪”着各地的小伙伴。

6928738340447344640.jpeg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7月8日,我国呈现“北煎烤、南蒸煮”的局面。 在新疆、内蒙古西部、宁夏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出现,午后空气湿度低于30%,烧烤感十足,简直就是“我与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孜然”的真实写照;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一带的空气湿度稍高一些,但烈日炙烤,户外会有“地面赛煎锅”的感觉。

在南方地区,空气湿度更高,大部地区开启“上蒸下煮”模式, 四川东部、重庆、福建北部位于“焖蒸区”,桑拿感极强,大家可能经历传说中的“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江苏、安徽、江西、湖南东部、广东等地将经受暑热和雨水的双重考验,仿佛置身“煮锅”中,体验一把“天上下热水”的感觉。

干热天和闷热天各有各的难受,防暑降温都不容忽视。同时, 气温过高还可能导致车辆自燃、空调罢工、轮胎爆胎等问题, 高温天驾车出行应有针对性地对上述隐患进行逐一排查,确保行车安全。

编辑| 王月龙 盖源源

校对| 段炼

3350603850668623872.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网站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392539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