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深度

每经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城市24小时 | 一条地铁串起三座万亿城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4-01 00:28:56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地铁22号线还将向北与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项目贯通运营, 向南经东莞与深圳衔接,成为一条串联广莞深的东西大动脉。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广州地铁

3月31日,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后,广州地铁运营里程也达到607.6公里,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突破600公里城市。

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公开资料显示,22号线定位是时速160公里的“地下高铁”,全长30.8公里,共设车站8座。首通段西起陈头岗,东至番禺广场,全长18.2公里,共设4座车站。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地铁22号线还将向北与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项目贯通运营, 向南经东莞与深圳衔接,成为一条串联广莞深的东西大动脉。

解读: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逻辑,越来越强调打破行政边界,提升互联互通的速度和效率。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第一条“广深地铁”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而且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早在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线网优化客流预测专题研究项目》招标文件中,就提及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去年3月,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回应,广州地铁22号线未来将经南沙跨海而过连接东莞,经东莞滨海湾站(TOD)东延至深圳,可达高铁光明城站。

上个月,南沙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透露具体时间表:“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强化与湾区东岸城市快速直连,建设地铁22号线东延线(至深圳光明城),填补南沙与深圳城市轨道空白。

也就是说,广州地铁22号线有望将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市光明区科教城串联起来,这恰恰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走向一致,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流动和产业协作。

从全国层面来看,“跨市地铁”正在成为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常态。但由于涉及不同行政主体和管辖范围,实现跨城轨交连通并非易事。

此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提出,要做好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探路的意义所在。

#动向

南京力争2025年40%建成区成为“海绵城市”

交汇点客户端消息,《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发布。2025年,南京市40%建成区将力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探索以试点片区为引领,推动748个海绵项目建设,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通过加强分类示范、强化分区施策,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海绵城市”样板。

今年陕西等四省份将开展“清废行动”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表示,今年,环境部将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4省继续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即“清废行动”。

在2021年“清废行动”中,生态环境部对黄河干流中上游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24个地级市约7.5万平方公里开展遥感识别,结合实地调查,确认问题点位497个。各地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约2400万元,清理各类固废882.6万吨。

深圳将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南方都市报消息,3月29日,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印发的《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行介绍和解读。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进、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网络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成为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河南拟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

河南日报消息,日前,河南省发改委印发《2022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明确2022年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力争占GDP比重超过30%。方案还提出, 2022年将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基建,实施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

#声音

新华社:坚持“动态清零”不放松

3月30日深夜,新华社发表题为“坚持‘动态清零’不放松”的述评。

文章称,3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进一步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中国为人民生命健康而战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当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什么是“动态清零”?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为什么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文章称,严谨的科学研究推演证明: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后果不堪设想。

马晓伟表示,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松口气、歇歇脚、等等看”的心态,对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数读

过去40年中国减贫近8亿人

央视新闻消息,3月31日,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减贫四十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40年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全球绝对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75%以上。

报告认为,中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基础广泛的经济转型,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二是瞄准因地理环境等原因影响发展的贫困地区,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来消除长期贫困。

#放榜

博士们正在集体涌入长三角

近年来,我国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毕业博士生人数为6.6万。在传统学术研究路径之外,更多博士毕业生开始走入产业界。过去两年来,“博士进工厂”现象开始引起业界和公众注意。

3月31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产业界对博士的需求连续三年高位增长,2022年春季需要招聘博士的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20%,平均招聘月薪达到3.6万元。其中,来自医疗制药行业的博士学历人才需求占比超过35%,已经超过数字技术领域,位居各行业首位。

图片来源:《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

从地域角度观察,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超过80%的博士招聘岗位,吸引了91%的2022届博士应届生。所有博士招聘岗位中,40%来自长三角城市群,25%来自京津冀城市群。而在工信部2021年公布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名单中,12个来自长三角地区,6个来自珠三角地区。

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招聘需求快速增长和人才集聚。观察显示,2022年春季,约三分之一的高端制造业工程技术类岗位需求和近一半的医疗制药类博士招聘岗位来自长三角城市群。

#人事

吴晓军任青海省代理省长

青海日报客户端消息,3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决定接受信长星辞去青海省省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吴晓军为青海省副省长,决定吴晓军为青海省代理省长。

陈金山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

上海发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陈金山同志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此前,陈金山任重庆市副市长。

陈鸣波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经中共中央批准,陈鸣波同志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此前,陈鸣波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湖北省委常委董卫民履新副省长

湖北日报消息,3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董卫民为副省长。董卫民2021年3月出任湖北省委秘书长,10月跻身省委常委班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来源:广州地铁 3月31日,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番禺广场至陈头岗)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后,广州地铁运营里程也达到607.6公里,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突破600公里城市。 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公开资料显示,22号线定位是时速160公里的“地下高铁”,全长30.8公里,共设车站8座。首通段西起陈头岗,东至番禺广场,全长18.2公里,共设4座车站。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地铁22号线还将向北与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项目贯通运营,向南经东莞与深圳衔接,成为一条串联广莞深的东西大动脉。 解读: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逻辑,越来越强调打破行政边界,提升互联互通的速度和效率。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第一条“广深地铁”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而且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早在2020年10月,广州地铁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线网优化客流预测专题研究项目》招标文件中,就提及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去年3月,东莞市轨道交通局回应,广州地铁22号线未来将经南沙跨海而过连接东莞,经东莞滨海湾站(TOD)东延至深圳,可达高铁光明城站。 上个月,南沙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透露具体时间表:“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强化与湾区东岸城市快速直连,建设地铁22号线东延线(至深圳光明城),填补南沙与深圳城市轨道空白。 也就是说,广州地铁22号线有望将南沙科学城、东莞滨海湾新区和深圳市光明区科教城串联起来,这恰恰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走向一致,将进一步推动人才流动和产业协作。 从全国层面来看,“跨市地铁”正在成为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常态。但由于涉及不同行政主体和管辖范围,实现跨城轨交连通并非易事。 此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提出,要做好与大湾区内高铁、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网络的融合衔接,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探路的意义所在。 #动向 南京力争2025年40%建成区成为“海绵城市” 交汇点客户端消息,《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发布。2025年,南京市40%建成区将力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探索以试点片区为引领,推动748个海绵项目建设,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通过加强分类示范、强化分区施策,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海绵城市”样板。 今年陕西等四省份将开展“清废行动”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表示,今年,环境部将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4省继续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工作,即“清废行动”。 在2021年“清废行动”中,生态环境部对黄河干流中上游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24个地级市约7.5万平方公里开展遥感识别,结合实地调查,确认问题点位497个。各地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约2400万元,清理各类固废882.6万吨。 深圳将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 南方都市报消息,3月29日,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印发的《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进行介绍和解读。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进、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网络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成为世界先进、模式创新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河南拟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 河南日报消息,日前,河南省发改委印发《2022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明确2022年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力争占GDP比重超过30%。方案还提出,2022年将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基建,实施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 #声音 新华社:坚持“动态清零”不放松 3月30日深夜,新华社发表题为“坚持‘动态清零’不放松”的述评。 文章称,3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进一步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中国为人民生命健康而战的责任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际行动。当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什么是“动态清零”?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为什么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文章称,严谨的科学研究推演证明: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最终将形成规模性反弹,后果不堪设想。 马晓伟表示,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松口气、歇歇脚、等等看”的心态,对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力争在短时间内做到“动态清零”,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数读 过去40年中国减贫近8亿人 央视新闻消息,3月31日,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中国减贫四十年:驱动力量、借鉴意义和未来政策方向》报告。 报告显示,过去40年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全球绝对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75%以上。 报告认为,中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基础广泛的经济转型,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不断提高收入水平;二是瞄准因地理环境等原因影响发展的贫困地区,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来消除长期贫困。 #放榜 博士们正在集体涌入长三角 近年来,我国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毕业博士生人数为6.6万。在传统学术研究路径之外,更多博士毕业生开始走入产业界。过去两年来,“博士进工厂”现象开始引起业界和公众注意。 3月31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产业界对博士的需求连续三年高位增长,2022年春季需要招聘博士的岗位规模同比增幅达到120%,平均招聘月薪达到3.6万元。其中,来自医疗制药行业的博士学历人才需求占比超过35%,已经超过数字技术领域,位居各行业首位。 图片来源:《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 从地域角度观察,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创造了超过80%的博士招聘岗位,吸引了91%的2022届博士应届生。所有博士招聘岗位中,40%来自长三角城市群,25%来自京津冀城市群。而在工信部2021年公布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名单中,12个来自长三角地区,6个来自珠三角地区。 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招聘需求快速增长和人才集聚。观察显示,2022年春季,约三分之一的高端制造业工程技术类岗位需求和近一半的医疗制药类博士招聘岗位来自长三角城市群。 #人事 吴晓军任青海省代理省长 青海日报客户端消息,3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决定接受信长星辞去青海省省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吴晓军为青海省副省长,决定吴晓军为青海省代理省长。 陈金山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 上海发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陈金山同志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此前,陈金山任重庆市副市长。 陈鸣波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 重庆日报客户端讯:经中共中央批准,陈鸣波同志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此前,陈鸣波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湖北省委常委董卫民履新副省长 湖北日报消息,3月31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董卫民为副省长。董卫民2021年3月出任湖北省委秘书长,10月跻身省委常委班子。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