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从“长十一”火箭总指挥,到商业航天创业者 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行业的春天还未到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06 09:11:43

每经记者 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魏官红    

436972156193347584.png

相关公司:中科宇航

■行业属性:商业火箭

■估值/融资轮次:已完成B+轮融资,最新轮次融资正在进行中

■核心竞争力:依托中科院资源,强大的核心研发团队,首发火箭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关键词:卫星发射,一箭多星,低成本空间货运方案

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再次掀起一波高潮。

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两位富豪接连实现亚轨道太空旅行。SpaceX更是将4位乘客送入太空环绕地球3天,其“星链”计划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放眼国内市场,近年来,已有不少商业航天创业者在奋力追赶。

2018年,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杨毅强选择离开投身31年的中国航天体系。如今,杨毅强是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的董事长,这是一家以制造火箭为主业的创业企业。

如何把航天从“不赚钱”的事变成“赚钱”的事,如何在航天国家队和海外巨头的夹缝中走出来,这是摆在杨毅强和一众商业航天创业者面前的核心命题。

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对话未来科技”栏目记者独家专访时,杨毅强分析称,商业航天企业的定位显然不是同国家队竞争。“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成为中国航天某一方面的重要补充。”杨毅强认为,国内商业航天的春天还没到来。商业航天企业没有进入竞争期,不该走向零和博弈,而是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抱团取暖。


5568945261683182592.png

身份更迭:

从正局级干部到企业董事长

失去依靠但也“放飞自我”

2768764158019280896.png

2018年,商业航天产业跨出一大步。SpaceX“星链”计划的两颗测试卫星成功上天,徐徐拉开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帷幕。与此同时,国内民营航天企业首次挑战火箭入轨发射,成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转折期的注脚。

2457170488984941568.jpeg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彼时,杨毅强已经在航天一院(又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扎根31年。历任科研生产部部长、质量技术部部长以及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

在大众印象里,航天从业者往往是工作吃苦耐劳、生活三点一线的形象,但杨毅强不是一个喜欢待在封闭圈子里的人。他经常去各地做演讲或者接受培训,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各国航天动态。也正是这样的阅历,赋予了杨毅强能较快适应环境变化的优势。

不过,转型总是有阵痛的。不可否认的是,航天一院拥有着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此外,杨毅强此前作为总指挥,其身份更类似项目经理,只需要对研发项目负责。如今担任企业董事长,从招揽人才、管理数百名员工到项目融资、思考商业模式,杨毅强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蜕变过程”。

伴随着身份更迭,杨毅强感受最深的是客户关系的转变。在航天系统里,火箭部门与卫星、测控、发射场等部门是协作关系,且火箭部门的话语权更大。在商业市场则讲究客户至上,“火箭一定是为卫星服务”。

1281649496070130688.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081890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告别航天系统,在中科宇航的平台上,杨毅强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他说,未来中科宇航的员工,可以在会议室开会,可以在咖啡厅讨论,也可以用任何喜欢的形式进行交流,“人尽其才,一切以创造价值为荣”。

 

5568945261683182592.png

走向多元:

商业航天不是同国家队竞争

靠灵活机制赢得市场

652939649757478912.png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固体运载火箭是各个航天强国运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较于液体运载火箭,固体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较弱但发射准备周期更短,因此十分适合用于快速发射低轨小卫星。

杨毅强不愿止步于“长十一”。他坚定地认为,中国航天的体制机制也需要多元化。正如以SpaceX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企业盘活了美国航天的闲置资源及人才,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中国航天也可以用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来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商业航天的利好政策纷纷出台,航天产业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相关政策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大力发展商业航天。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让太空经济爆发加速到来。此外,北京、四川、浙江、海南等地相继出台商业航天相关规划,商业航天的星星之火已被点燃。

34151765717627904.jpeg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220175

不过,商业航天的价值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曾有人当面提问杨毅强:“商业航天企业的增量在哪里?”

论技术,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家队”已有60多年的技术积累,背靠国家成百上千亿投资之下打造出的庞大体系。而与此同时,不少民营航天企业仍在做现有航天技术的“低水平重复”工作。

“商业航天企业一定不是中国航天的主力军,而是生力军。”杨毅强说道。目前,航天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依然偏向有“国家队”背景的企业,纯粹的民营企业可以为国家提供发射服务或者布局卫星制造,但很难作为空间站备份火箭、参与空间站货物运输。

但商业航天企业的定位显然不是与国家队在同一条赛道竞争。“要发挥自己的灵活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成为中国航天某一方面的重要补充。”杨毅强认为,这才是商业航天企业的出路。

7670801219491484672.png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商业航天最突出的增量体现在成本上。据介绍,中科宇航正在参与空间站低成本货运方案。首发火箭“力箭一号”即将于2022年初执行“一箭六星”发射任务,这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采用国内最大型运载火箭总体优化设计、国内首创大吨位箭体水平模态试验、国内最大整体装药固体发动机等多项技术创新,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约节省成本数千万元,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商业航天企业也不该走上内耗内卷的道路。杨毅强建议,民营企业要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发动机强就做发动机,载荷强就做载荷。每个人都找到合适的位置,才会迎来资源整合的那天。”


3497970974359425024.png

商业前景:

投资者趋于理性

商业航天的春天仍未到来

3810792901822864384.png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随着民间资本参与航天事业的政策门槛被打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民营航天企业,在“首次”、“第一”等名号上你追我赶。各路投资人应声而起,好不热闹。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难理解,民营企业需要展示技术才能提高公司估值,公司融到更多的钱才能继续发展技术。“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一定是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杨毅强说道。

不过,随着投资者趋于专业和理性,早期的激情式投资不再出现。但这并未影响投资者对大航天时代的垂青。据未来宇航统计,2020年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32次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90.13亿元,同比增长76%。

4734241323755772928.png

投资热度不断升温,但商业航天的下游市场仍未成熟。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其中,应用端的崛起是驱动上游市场需求的关键,但当前应用市场的想象空间还没有打开。

以遥感卫星为例,欧比特(300053,SZ)在2021年半年报中坦言,商业遥感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在数据分析技术上较为初级,限制了产品与服务的升级,进而限制了卫星遥感数据及其增值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上应用。”另一方面,拓展卫星应用也有赖于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上,目前太空中的卫星数量及分辨率仍未达到应用市场的要求。

国外的商业化进程相对而言走得更远一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外企业的卫星商业化首先从研究用户终端和最基本的收费模式开始,进而推演需要多少卫星、卫星需要什么性能、地面需要多少基站。与此相反,不少国内企业往往是选择先打一颗卫星上去试一试。

中国的投资者和“马斯克”们都在期待着商业航天春天的来临。

杨毅强对此信心十足。“需求和技术发展是滚动前行的。大数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空间技术正是获取大数据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手段,未来遥感卫星也会和农业、建筑等产业结合起来。此外,各个企业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后续发展都要求快速组网,将带来成批量的发射订单。“商业航天的春天应该在2023年到2025年,未来低轨市场一定比现在繁荣得多。”

“航天没有赚过钱,但我们希望航天赚钱。”杨毅强表示,商业火箭企业的商业化方向并不复杂。商业火箭本质上同汽车、货机一样,都是运载工具,未来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按公斤收费。此外,还包括火箭发射的延伸服务,例如广告命名、文旅产业等。

3914200693479158784.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他看来,商业火箭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取决于火箭的可靠性。火箭发射的成功率越高,需要付出的保费就越低。其次,体现在成本竞争力上。目前,长征系列火箭的成本最低大概为每公斤12万~13万元人民币,而商业航天企业普遍承诺的成本为每公斤1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降低发射成本,不少企业都将研发目光转向液体火箭发动机与可回收技术上。对此,杨毅强认为,火箭技术的选择与火箭本身的价值紧密相关。“据我们推算,运载能力在5吨以下的液体火箭没有回收价值,更需要把火箭做得更精细、成本降得更低。只有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在10吨以上时,这时火箭造价很高,回收意义才大。”

如今,不少商业航天企业踏上了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途,等待商业航天春天的到来。

710683634658704384.png

记者手记|商业航天激发创新活力

在采访的过程中,杨毅强提及最多的词就是创新。这是他的个人情怀,也是航天科技赖以发展的基础。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已经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不过,面对SpaceX等国外商业航天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抢先布局,国内也需激发商业航天的市场活力,实现航天技术和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降本增效是目前航天产业共同探索的命题。不过,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商业意味着盈利,目前,商业航天产业内已经有了一小批订单,但产业下游的客户及应用场景仍有待开发,探路者们还需思考如何让商业航天真正“商业化”。

另一方面,如今已有不少航天系统内的人才来到这片处女地闯荡,或多或少寄予了自己“大展宏图”的想法。但这条路也有不少风险,传统体系的可靠性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而中国的“马斯克们”要想取得客户的信任,就要用产品的可靠性和经营的稳定性说话。

记者:岳琦 实习记者:杨煜

编辑:魏官红

视觉:邹利

排版:魏官红 马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