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坚持新赛道引领构筑比较优势 加快提振成都未来医学城发展能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30 20:13:15

成都未来医学城科创空间效果图 图片来源:东部新区提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成都未来医学城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和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构建成都东部新区动力引擎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正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契机,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天府锦城实验室,打造世界级未来医疗技术医教研产创新转化示范区、最具活力医疗健康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国际化高端医疗消费目的地。为高标准推进成都未来医学城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围绕市委关于建圈强链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持新赛道思维,立足成都东部新区实际,对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标美国德州医学中心、上海新虹桥医学中心等先发园区,对重点产业链发展特征、发展趋势、工作思路等进行认真研究。

一、产业发展逻辑

新赛道是提升城市维度、跃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迭代升级、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成都未来医学城必须牢固树立新赛道思维,将新赛道作为培育科技创新动能、构建核心产业支撑、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着力从全领域发展向细分领域深化,以“换道超车”理念重塑后发超越的竞争新优势。

(一)坚持面向未来的产业定位。紧紧围绕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定位,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契机,面向技术颠覆深刻把握从“技术进步”跃升至“颠覆式革命”的主要趋势;以推动天府锦城实验室为关键,面向路径重构深刻把握从“传统药械”转变为“创新药械”的发展方向,着力解决药械产业化“卡脖子”问题,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实现成都未来医学城“世界知名中国领先的未来医学探索与创新前沿、医教研产融合与转化典范”的发展愿景。

(二)坚持非对称竞争的战略思维。深刻认识成都东部新区当前“产业基础薄弱、公服配套不完善”等发展短板和“一张白纸好画图”的潜力优势这一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成都东部新区区位、生态、交通、规划等比较优势,围绕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目标,从做大做全的体量思维转变为做细做深的赛道思维。

(三)坚持“医教研产”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始终将医教研产一体化作为成都未来医学城最大的特色,加快构建医教研产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产业生态,全面夯实成都未来医学城创新发展本底。

“医”——以国家医学中心作为成都未来医学城的核心支撑,保持医学发展水平与国际同步,引领国内医疗技术发展方向,提高医学科学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教”——以华西研究型医院集群、华西国际化医学院等为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创新、多学科融合汇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为创新转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蓄水池”。

“研”——以天府锦城实验室等科创载体为主要创新动力,瞄准生命健康前沿基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原创性交叉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攻关能力。

“产”——以药械生产头部企业、高端医疗消费机构等为主体构建产业微生态,以健全产业链为引领,加快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精准匹配,形成协同创新、互利共生、循环运作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系统。

(四)坚持“医疗-产业-消费”全新发展逻辑。从产业思维下的链条式发展转向生态思维下的融合式发展,以健康生活理念引领,推动成都未来医学城创新构筑全国首个“医疗+产业+消费”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先进医疗带动高端消费,以高端消费带动产城高品质融合发展,以产城高品质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以经济增长红利反哺医疗创新。

二、新赛道实施路径

遵循产业生态圈理念,立足全球产业分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全市健康产业协作,推动成都未来医学城通过新赛道构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基础研究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在未来赛道上的能级跃迁。

(一)坚持产业生态圈理念,集聚多维度产业要素,构建创新成本洼地。聚焦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五链融合”,聚力细分领域产业生态最优组合,实现产业生态圈的原发性、内生性生长。

(二)坚持以前沿医疗技术为核心,推动国际领先的研究型医疗机构建设。坚持将国家医学中心作为成都未来医学城的核心支撑,突出“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着力构建“1+1+5+X”核心医疗资源体系,即1个华西研究型医院集群,1个华西国际化医学院(研究院),5个国际化营利性专科医院,X个高端特色诊所。加快实现以前沿医学转化应用为驱动,瞄准全球同步先进医疗技术,依托分级诊疗机制,缩短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攻关疑难危急重症。

(三)坚持临床价值转化,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融合发展。依托头部制造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以临床价值转化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多维协同,促进“医疗+产业”融合发展。抢抓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数字革命新机遇,将发展新兴技术作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新模式与医疗技术交叉融合,努力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打造新的产业发展高地。

(四)坚持聚焦细分领域深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人才吸附功能。聚焦细胞和基因治疗、基因检测等10个新赛道,紧紧抓住“产业龙头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协作配套能力、应用市场容量”,着力打造基础研究、应用转化、政策激励、产业倍增“四大体系”,努力将成都未来医学城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

(五)坚持医疗产业消费融合发展,构建具有独特气质和魅力的未来之城。坚持“以产定人、以人定城”的营城理念,依托自然生态本底促进医疗产业消费融合发展,构建医美体验、高端体检、康复护理(含中医)、健身塑形、健康饮食、音乐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的医食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努力将成都未来医学城打造成为彰显美好生活价值、激发消费潜力的公园城市建设示范样板。

三、新赛道发展目标

成都未来医学城将聚焦新赛道,加速集聚国内外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着力提升产业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过百亿,集聚创新企业100家。

(一)提升发展格局。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不断加快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协同示范步伐,加快培育和构建世界一流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地区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创新路径示范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经济及新消费中心,成为引领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二)构建“五大能力”。面向未来,全力构建成都未来医学城的产业、技术、人才、龙头企业和环境五大核心竞争力,助力成都建设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力争到2035年,实现产业规模过千亿,聚集创新企业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获得一类新药证书10个,三类医疗器械证书100个,年诊疗量700万人次,成为世界知名未来医学创新高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