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智库要闻

每经网首页 > 智库要闻 > 正文

“生态福地 大美小城” 一个西部小县的勇气和底气

2021-12-08 19:02:49

 蒲江正迎来一场蜕变。

2021年10月,蒲江县召开的党代会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生态福地,大美小城。

这一目标随之引发外界关注。原因在于,与一些地方热衷“高大上”的发展目标不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卫星城,蒲江主动“放下身段”,勇敢地提出了一个“小”目标。

对于蒲江来说,这一目标是具有深意的。在很多人眼里,蒲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安逸的新乡村,一个是城市面貌相对陈旧、品质亟待提升的老县城。

如何持续巩固新乡村的发展态势,又有效提升老县城的生活品质?蒲江人期待“生态福地,大美小城”的发展目标,能为经济体量较小、财政资金薄弱的蒲江探索出融合“生态”和“幸福”两篇文章的解答之道。

放眼全国,像蒲江这样的县并非少数。这一“小”目标的实施,或许也能为它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蒲江经验”。

新农村之“美”和老县城之“痛”

11月17日下午,“有朵云”咖啡馆的庭院内,10多个客人慵懒地靠在椅子上,喝着咖啡聊着天,惬意地享受着冬日暖阳。

他们中的有些人来自距此90公里的成都,有些人就是本地的村民,还有些人则来自1000公里以外的大城市。但他们来此的目的基本相同:享受明月村“诗一样的生活”。

  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

咖啡馆的主人阿野就是个诗人,几年前从北京来到这里,成为了新村民,看中的就是恬静安逸。

在很多人固有的观念里,“西部”“农村”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很难与“诗意”“安逸”相联系。但明月村却展现出了一个“美丽”“优雅”的现代农村样本——不仅道路平整、生态优美,而且还有咖啡馆、书馆、博物馆以及多种多样的艺术馆,甚至还有乡村研究社以及诗刊出版物。

如今,以文创艺术远近闻名的明月村,已吸引了来自台湾、北京、上海等地的40多位新村民来这里落脚、扎根,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则数以万计。

对本地村民而言,明月村不仅带来了生活便利,也带来了发展红利。2020年,明月村本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5000元,远高于全国17131元的平均水平。

明月村或许是蒲江县最出名的新农村,但它并不是最富有的。像明月村这样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新农村,在蒲江还有很多。

在乡村振兴中,蒲江人给出了“蒲江经验”。数据显示,2020年蒲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805元。这一数字意味着,经济总量在成都只能倒数的蒲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能排名前10。

新乡村之“美”难掩蒲江这座千年古县的老城之“痛”。

其实蒲江县城的居民生活同样富裕,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9016元,位列成都第7。但作为农业县,蒲江长期形成的“民富县穷”则为蒲江县城的发展造成了现实制约。

10.9亿元,这是蒲江2020年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成都全市1%。

蒲江有很多路要修,一些城中村和老院落也亟需改造,县城要建更多休闲公园,教育也要增加更多的投入……绵薄的财力常常让蒲江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此,蒲江人也并不讳言。在党代会报告中,蒲江坦言“城市建设还相对滞后”、“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仍然是我们亟待补齐的短板”、“公服供给水平不高”、“更好地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仍然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

正是这样清醒的认知,蒲江勇敢地喊出了“生态福地,大美小城”,也喊出了蒲江人的普遍心声。

“小城”的勇气和“大美”的底气

将“小城”作为目标是需要勇气的。

目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的党代会已陆续闭幕,但直接将“小城”确定为目标的并不多。何况蒲江还毗邻天府新区,属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的“半小时经济圈”。

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总裁汤继强看来,“这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彰显”。作为本土学者,他对蒲江十分熟悉,完全认同蒲江的新发展定位。

他认为蒲江“小城”的目标低调务实、切合实际。现实条件决定了蒲江的“小”——面积只有583平方公里,仅为成都的4%,常住人口25万余人,仅为成都1.2%。

蒲江的“小”还体现在经济和人口增速上,2020年其GDP为178.18亿元,仅占成都的1%,过去十年,人口只增长了16001人……

从城市发展规律的角度看,蒲江似乎也很难成为大都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2035城市发展新格局》认为,未来十五年能够持续增长的城市将只有100-150城,其余城市将会瘦身健体,向“小而美”发展。身处西部的小县蒲江,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受到超大城市成都的虹吸影响,很难跻身150城之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宪认为,较大城市的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心城市,比如成都、重庆;二是在东南沿海、长三角等地的都市圈模式,就是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联手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从蒲江的现实基础看,显然不可能成为中心城市。陈宪认为,“对蒲江来说,这个定位非常精准。这个县非常有眼光!”

在他看来,蒲江提出的“小城”应该不是“小”而“破”,而是空间疏密有度、风貌独具特色、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小”而“美”。

这与蒲江的未来蓝图不谋而合。在蒲江的目标中“大美”是“小城”的定语。

如果说“小城”目标展现的是蒲江正视自己的魄力,那么“大美”则彰显着其自信的底气。

蒲江“大美”的底气来自于其优越的生态本底。倘是清晨,朝霞初显,大雪塘等雪峰渐次呈现,你一定会被眼前的美景惊艳。

  蒲江城 罗国建摄

素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之誉的蒲江森林覆盖率已达66.97%,成都第一,不仅有花团锦簇的石象湖,有郁郁葱葱的成佳茶乡,还有赏花品果的樱桃山,在“三山夹两河”中可谓山环水绕、绿意盎然。

蒲江还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千年古县”人杰地灵,已作为国家文旅部“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向联合国进行推荐。

“大美小城”合而为一。蒲江的目标是尊重自然、绿色发展,走的是一条蜀风雅韵、秀美雅致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的是亲切宜人、干净清爽、独具特色的新未来。

“生态”的初心和“福地”的信心

蒲江并不满足于一个“大美小城”,还要做“生态福地”。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生态福地”也是蒲江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的卫星城,必须扛起的责任和担当。

何为“生态福地”?蒲江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就是要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

前有来者。作为“两山”理念源地的浙江安吉县,已被公认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深度践行“两山”理念的浙江,如今正在建设着共同富裕示范区。

与当初的安吉相比,蒲江有着更好的基础。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川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蒲江的荣誉簿上书写的满是“生态文明”,也彰显出蒲江绿色发展的生态“初心”。

蒲江始终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山清水秀生态美已成为其金字招牌,蒲江人认为“这是蒲江最大的财富”。这也是蒲江“福地”的信心。

对于如何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蒲江是有成功经验的。

提到“蒲江经验”,就不得不提两河村。2020年,两河村人均纯收入已达36500元,远超成都平均水平。从当初的县级贫困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两河村可以说是蒲江依托生态本底、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一个典型。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蒲江丑柑

在两河村致富的道路上,柑橘功不可没。“我们的柑橘肉厚汁水多,卖得非常好!”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谈起柑橘满是自豪,她说村里的16000多亩果园全部采用有机肥,生态环保,漂亮又好吃,远销全国各地,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在蒲江县,这样的水果还有45万亩,也撑起了价值400多亿元的三大“地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蒲江雀舌”“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

与很多地方不同,蒲江水果种植并非靠天吃饭,“创新”是他们的法宝。2021年,蒲江获评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从源头的果品改良、新品研发,到加工运输、仓储物流,在全国率先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建设,已基本建立起全过程的水果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确保水果品质。

如今,“蒲江水果”不仅以新品多、口感好、市场俏远近闻名,也让蒲江成为西部水果走向全国的集散地,同时还让越来越多的蒲江人走出成都,将“蒲江水果”种在了其他省市的果园里。

日前,农业农村部传来好消息,蒲江正式获批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也是成都唯一获此殊荣的示范区。按照评选标准,获批示范区不仅要农业环境好、生产基础强、装备水平高、产业链健全,还要有完备的经营体系和保障有力的政策支持,可见这个“国”字号荣誉的含金量之高。

中国绿茶之乡-蒲江成佳镇

农产品增收并非蒲江“生态福地”的唯一目标。近年来,蒲江还大力提升大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建成了茶文化、樱桃观光、柑橘观光园等旅游景区,涌现出成佳茶乡4A景区、明月村、铁牛村、麟凤村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正在加快建设田园生态商务区,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成为现实。

满怀着“生态”的初心和“福地”的信心,蒲江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令人更加憧憬向往的“生态福地”。

“幸福”的雄心和“品质”的决心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立足蒲江的现实和发展,蒲江“生态福地,大美小城”目标的提出体现着蒲江人追求“幸福”的雄心和追求“品质”的决心。

对于“生态福地,大美小城”,蒲江有着更为清晰而具体的表述:生态屏障安全牢固、生态环境宜居舒适、生态价值转化高效的生态福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乡形态独具特色、城市品质更有魅力的大美小城,不仅要宜居宜业、还要宜创宜游。

面对“生态”和“幸福”两篇文章,蒲江想要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让民更富、县更强、城乡更繁荣。

在实现路径上,“八大行动”则体现出蒲江的决心。具体来说就是:生态价值提升行动、现代农业提升行动、工业发展提升行动、全域旅游提升行动、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党建引领提升行动。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清爽蒲江城、幸福蒲江人”、“构建15分钟公共绿化圈”、“让群众更好享受到城在林中、绿在城中、花在眼中、家在园中的幸福生活”、“努力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让群众尽享文明成果”、“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翻看“八大行动”,这一个个带着温度的关键语句,无不体现出蒲江追求“生态”、“幸福”的主线和决心。

    

  蒲江成佳茶乡绿道

蒲江人说,他们就是要以对历史、对城市、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生态福地”更加实至名归。

夕阳下,刚刚建好的河滨公园内,附近居民三五成群地享受着小城晚饭后的休闲时光,也憧憬着未来生活的美好。而顺着河滨公园一路延伸的通道上,蒲江的美好生活图景也正在渐次展开。

而蒲江提出的中长期目标——“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全国影响力的国际化门户口岸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跻身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生态福地、大美小城全面彰显”和“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蒲江”则承载着更多蒲江人以及新蒲江人的未来梦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韩利

责编 牛兆力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