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惊呆!月薪1.5万员工只在劳动合同封面签名,声称未签合同要求公司赔9万元,法院这样判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10 00:04:32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只在封面上签字,并未在劳动合同尾部签字,这样有效吗?那如果在之后因为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员工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法院会支持吗?请看案例。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披露的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10月8日,曹某某前往湖北XX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应聘,工资每月15000元。

2018年10月10日,公司向曹某某下达了《入职通知函》,载明“入职报到时间2018年10月10日;试用期工资15000元/月(税前);其它福利按公司相关政策执行”。同日,曹某某在考勤系统打卡上班,同时公司向曹某某提供了《劳动合同书》和《保密协议》的格式文本,意欲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合同主要内容为“期限3年、自2018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10日止;试用期3个月;安排承担品质兼公司体系、工作地点在品质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的甲方处盖章,曹某某未在劳动合同乙方处签名或盖章捺印,但在保密协议乙方处和劳动合同封面的乙方处签名。

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曹某某以公司未签订书面合同为由,要求公司向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9万元,案件历经仲裁、一审、二审。

图片来源:摄图网

起诉理由: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是格式合同,没有写明工资和劳动期限,所以我没签名,公司应支付二倍工资

曹某某向湖北省阳新县人民法院起诉称,公司提供了一份保密协议和劳动合同要求其签名,其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名,但其发现劳动合同系格式合同,没有写明工资和劳动期限,所以,其并未在劳动合同上签名,故公司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一审判决:曹某某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法院认为,公司已为曹某某提供了格式合同文本,虽然曹某某主观故意不在合同正本的劳动者处签名,但其已在合同封面上签名确认,不影响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实质要件,况且在合同签订前,公司已送达《入职通知书》,该通知书内容与合同相关内容一致,亦属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时双方均按照已成立的劳动合同实际履行。故曹某某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且与客观事实不符。

综上,法院判决不支持曹某某要求公司向其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9万元的诉求。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审判决:公司没有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主观故意,不存在不与曹某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

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法律对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规定,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承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如是因劳动者的原因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上并无过错,故不应适用二倍工资赔偿的规定,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本案中,公司聘用曹某某时,已向曹某某送达了具备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入职通知书》,该通知书对于工资待遇、试用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约定,具备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性质。事后,公司提供了格式合同文本让曹某某签名,曹某某虽然未在合同正本的劳动者处签名,但其已在合同封面上签名确认,同时已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不影响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实质要件,应当视为双方已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曹某某称,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对于工资等事项没有填写,但《入职通知书》已对工资进行了约定,不影响双方履行劳动合同。

故公司没有不与曹某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主观故意,不存在不与曹某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对曹某某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