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热评|做好事前监管 解决教培机构退费难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9-02 22:59:11

每经评论员 胥帅

近日,巨人教育在其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巨人学校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且学校已无法完成全部学员退费,剩余课时学员可至高思教育等机构继续上课。

“双减”政策令一些教培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出现了一些退费难的情况。但处理退费也是政策关注的一部分,“双减”意见已明确要求,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巨人教育的处理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当,但不是每个教培企业都会兜底。既然退不出钱,那也可以换种方式完成教学服务。多和家长协商,双方总能达成折衷的解决办法。不过,现实不总是像理想那样丰满,日前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些教培机构“跑路”案例。

教培“跑路”的案例说明退费不能光靠家长。解决退费难,监管不能缺位,特别需要做好事前监管。

实际上,“双减”政策出来之前,教培机构退费难就屡被诟病。今年“3·15”,某大数据研究院披露了一组监测数据,去年有关教育培训消费的舆情信息高达384.75万条,负面舆情信息主要集中在退费困难、虚假宣传、培训质量和合同纠纷四个方面。在所有教育培训消费的负面舆情中,退费困难舆情信息数量最多,占比接近六成。

教培机构退费难的根源还是预付款的商业模式。一些教培机构不顾自身的兑付能力,诱导家长提前为课时付款。个别甚至“以价换量”,打出低价课时包概念,提前锁定更长周期的预付款。在没有完成课程之前,家长和教培机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契约关系。机构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没钱兑付就应该申请破产,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剩余资产。但实际执行层面,双方这一契约关系的权责利益、风险负担并不匹配。家长维权难的典型是机构“人去楼空”,人都找不到,谈何维权?

“跑路”机构没有违约成本的硬约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可换个地方重操旧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培机构完成风险转移,家长却承担所有成本。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教培机构“退费难”,必须纠正预付款商业模式并刚性加强合同约束。

一是要缩短预付款的时间周期,防止绕开法规的“阴阳合同”。其实,早在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不过,现实中部分教培机构将大合同化整为零,把一年的合同分为四份,诱导家长提前支付一年费用。有鉴于此,可规定家长和机构应签订统一样式的合同并在当地教育部门备案,明文规定一定期限内未备案的合同无效,以防止损害各方权益的情况出现。

二是地方教育局等公共部门要主动介入对教培机构预付款的监管。地方教育部门可通过第三方托管、风险储备金等方式,对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风险管控。预付款管理可遵照“区块链”思维,设置公共资金池,教培机构、家长和教育部门均可随时查看资金流向。比如,截至9月1日,北京已有12区教委公布了首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在白名单中,就有教培机构的监管银行和银行监管账户。

三是要大大抬高教培机构的“跑路”成本,在多个部门备案机构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等主体信息。疏通家长集体维权渠道,对“跑路”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进行集体诉讼。

四是要允许合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对接已失去教学能力的机构,通过新的教学安排妥善处理未退费学员的课时。

总而言之,教培机构要履行转型过程中的责任,监管部门的责任不能缺位,不能让家长们承担所有风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