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仲量联行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成都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已基本融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26 22:27:39

成都产业功能区只有实现产城间的高度融合,同时注重招商投资、培育孵化等产业功能区的专业化运营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聚能升级,助力成都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每经记者 张凌霄    每经编辑 刘艳美

 

仲量联行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随着产业功能区与产业生态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业间的跨界融合、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产业功能区与城市间的去边界化,都已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高品质产业空间与多元化城市空间二者如何协同发展,也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热议的话题之一。6月26日,以“产城谋局 从芯出发”为主题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提升产业功能区专业化运营水平专场活动在双流区成都芯谷举行。此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篇章,包括“芯创想”“芯模式”与“芯未来”,重点围绕成都特色产业功能区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及产城融合的规划布局,探索产业功能区专业化运营方面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建设运营、生态培养”等环节要素,实现功能区聚能升级。

仲量联行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在参会期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成都具有先进的产业功能区发展理念,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正加速走向融合。

成都产业聚集区进入3.0时代

近年来,成都始终将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加快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转变。

2017年,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四年后的今天,成都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正在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在邹丽娟看来,成都产业聚集区已进入3.0时代,这意味着功能区纵向模糊化,土地实现集约利用,因此其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得以基本完全融合,产业功能区已是城市的一部分。

“苏州园区在30年前只是一个园区,但是现在它实际上是整个苏州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城区。我们认为成都的产业聚集区未来会完全融入成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它会有产业的功能,有人的功能,也有城市的功能。”她表示。

当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空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化,产业功能区将进一步转变为产业社区,空间场景走向多元化,垂直空间实现复合利用。

邹丽娟认为,春熙路作为成都的中央时尚活力区,就是园区与城市打破区域边界,达成了社区化发展的一个优秀案例。她谈到,春熙路功能区承载了商业、商务功能,也有高端居住功能,以及文旅功能,正是一种去边界化的发展模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产城去边界化挑战尚存

2020年,成都产业功能区加速释放发展机遇,促进了成都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也在去年达到61.8万户,全市新经济企业逾45万家。成都产业功能区发展正走入一个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产城间去边界化可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邹丽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产城去边界化期间存在土地性质的限制和产业如何打破边界两个方面的难点。

“第一个难点是不同土地性质有其用途上的限制,比如说有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及居住用地,基于这些不同用途,会导致部分土地很难实现复合化利用。但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现在有M0用地(新型产业用地),这类用地是工业用地和商业用途可以混合,我们认为未来在土地性质上面会越来越灵活,未来城市功能空间上的去边界化才可以真正实现。”她提到。

邹丽娟表示,第二个难点是不同功能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如何协同。例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怎么打破边界。这可以通过产业生态联盟,或者通过一个产业孵化平台来实现协调发展。

成都产业功能区只有实现产城间的高度融合,同时注重招商投资、培育孵化等产业功能区的专业化运营内容,才能真正实现聚能升级,助力成都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