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

每经网首页 > 推荐 > 正文

教育负担成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 信息化时代下,青少年近视防控如何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07 11:35:19

◎有学者认为,落实近视防控政策要坚持教育改革,限制课外补习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在中国,对待近视这样的眼部疾病,人们往往会直接找眼镜商家而非向医院求诊,商家几乎把控了对近视和眼镜的解释权,但事实上,眼镜也是一种医疗器械,其在使用上理应更为审慎。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张海妮    

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成为了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普遍”在何处?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近视大国。

更为突出的是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则高达90%。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视力健康危机,就在爱眼日的前夕,信息化时代如何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暨眼视光领域跨界合作研讨会于6月5日在温州眼谷召开,相关部委领导、学者、行业专家等云集于此,共同探讨近视防控的整体方案。

有学者认为,落实近视防控政策要坚持教育改革,限制课外补习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教育负担成近视的重要原因

近视防控,必须要从认识近视的危害开始。近视首先是一种疾病,医学名为屈光不正,很多近视患者以为配了眼镜便能高枕无忧,实际上,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近视度数仍会不断增加,演变为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罹患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的几率也将大大增加,严重者甚至会走向失明。

研究表明,对于正处于眼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教育负担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瞿佳。

李玲表示,落实近视防控政策要坚持教育改革——“我建议缩短学制,让孩子自由生长,给他们一副明亮的眼睛,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她在采访中补充道:“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减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有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并限制课外补习班;家长也要停止焦虑,让孩子更从容地长大,这才是这一代家长应该做的事。”

此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瞿佳基于大数据研究后也得到了“推迟1年上学明显减少近视发生率”的结论,他表示,“同龄8月(41.56%)、9月(33.83%)出生小学生近视率相差7.73%,我的理解是,近视防控——防是防近视度数上升,控就是控制高度近视。建议在青少年群体中,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工作负荷,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如果这些都能到位,近视长抓不懈,就能长治久安。”

大数据助力近视防控

信息化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我国近视早发和高发态势仍在继续。教育部此前的调研结果显示,疫情期间由于观看电子屏幕时间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减少,中小学生近视率半年增加11.7%。

在接受采访时,依视路大中华区视力保健总裁林国樑总结了专家的结论后向记者解释,“虽然近视的成因很复杂,但是环境的改变、用眼习惯的改变可能是一个主导性的因素,这跟看电子屏幕、读书都有关系”。

虽然儿童青少年的用眼行为与用眼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也有更多的信息化防控方法可被用于近视的监测与防控。

瞿佳介绍,温州自2018年8月起开始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学校配置网络化近视检测设备,严格执行全市学生视力普查;为儿童青少年建立视觉健康档案,精准动态掌握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矫正率等指标以及变化趋势。基于数据,平台可以自动预警,并以专业的眼视光医学队伍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

这一防控模式已见成效,根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两年年均下降1.28%,高于国家所设定的0.5%~1%的目标; 新冠疫情暴发后,温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半年内上升了5.1%,比全国平均水平少6.6个百分点,这为全国各地的近视防控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眼视光体系尚在完善中

在中国,对待近视这样的眼部疾病,人们往往会直接找眼镜商家而非向医院求诊,商家几乎把控了对近视和眼镜的解释权,但事实上,眼镜也是一种医疗器械,其在使用上理应更为审慎。在采访过程中,李玲对此也建议称:“在中国,眼镜是作为一般商品售卖,其实建议未来跟视觉相关的产品应该归类为医疗产品,由国家或专业机构来审批。”

瞿佳也对记者补充道:“近视到目前还没有治疗的手段,都是预防、矫正乃至于延缓。所以如果有人说,我能治疗近视,那肯定是虚假广告。到目前为止,对近视延缓有效的有OK镜,以及一些基于离焦理论设计的框架眼镜,已经有一部分临床的实验证明它们有效果。对于市场上以盈利为目的的所谓‘疗法’,家长一定要慎之又慎。”

要落实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对眼镜的审慎管控只是一部分,更为深层次的要求是眼视光人才队伍的支持和眼视光服务的充分触达,而这方面,国内在人才储备和体系建设上仍任重而道远。林国樑向记者表示,中国的3O体系(眼科、视光和配镜)相对还在完善中,在这样一个体系上没有很明确定位的情况下,消费者其实分不清,当视力有问题的时候,到底是去看眼科医生还是找视光师,这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视 近视率 眼镜 眼健康 近视防控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