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专访祥峰中国执行合伙人夏志进:AI领域创业投资热度降低 对企业商业潜力判断成投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18 23:32:55

每经记者 姚亚楠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在“科技兴国”“进口替代”的浪潮下,国内硬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十分活跃,其中的投资机遇也持续凸显。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芯片、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增幅分别达64%、128%和113%。

祥峰投资(Vertex Ventures)成立于1988年,是亚洲地区成立时间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亦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成员机构,祥峰投资中国基金(以下简称祥峰中国)于2008年在华开展早期风险投资业务,资金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创新科技是其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之一。

近日,祥峰中国执行合伙人夏志进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谈及了该基金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布局逻辑与投资策略。

夏志进 受访者供图

中期关注降本增效主题 长期布局材料等领域

“祥峰中国主要关注早期项目,一直以来以中长期结合的稳健投资策略为主。”夏志进介绍表示,“具体来看,降本增效是我们近几年关注的一个大主题,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但近年来人力成本不断攀升,若想在国际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效率、降本增效是最好的方法。传统企业内部创新力相对较弱,这给了新兴的科技创业公司很大的机会。在降本增效这个主题下,无论是机器人硬件、行业软件,还是各类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都很感兴趣,此前也曾投资过智能物流仓储机器人公司Geek+,以及为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自动化产品和柔性生产线解决方案的橙子自动化等多个项目。”

“作为专注早期投资的VC要看得更长远,我们会对10年以后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作前瞻性的布局,比如材料领域、计算领域等。早期技术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有些技术本身还在不断发展、迭代过程中,应用的场景不尽明朗,很难预测在3~5年内形成多大的规模,我们判断的主要依据在于技术本身的发展潜力。”夏志进说道。

“比如光子计算,我们认为计算能力将成为未来很多应用的瓶颈,市场对算力及功耗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相较于传统的电计算以及电存储方式,光计算具备的低延迟、高吞吐率、低功率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支持各类AI应用,满足未来更高的算力和功耗需求。在看好光子计算技术的前提下,我们会冒险一点,在较早阶段做投资布局。去年7月,祥峰中国就投资了光子AI芯片企业曦智科技。”夏志进表示。

为了解决早期技术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问题,夏志进告诉记者,在创始人选择方面,其首要标准是技术一定要过硬。“我们更青睐技术能力强、特别专注、非常有激情的创业者,愿意花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研究去打磨。此外,创始团队的能力均衡也是我们在投资时格外看重的,纯技术团队可能并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如果创始人商业能力较弱,就需要有联合创始人、合伙人等和他一起把公司向商业化落地方向推动。”

AI领域投资热度降低 难点是企业商业潜力判断

近年来,在新技术推动新增长方面,AI被寄予厚望,其被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将作为底层技术赋能各行各业,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已达千余家。近日,斯坦福大学发布的《AI指数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里,AI领域的私募投资数额增加了9.3%,总额高达400亿美元。但能够完成新一轮融资的AI创业公司数量比往年减少,即更多的钱被投入到了更少的公司里。

“无论是创业端还是投资端,目前国内AI领域的热度都在下降。”夏志进告诉记者,“现在大家讨论更多的并非是技术本身,而是怎么才能赚到钱、如何做成一个成功的公司这样务实的话题,会问清楚技术到底是服务于哪个行业、什么样的客户,以及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带来多大价值、竞争力能否持续。”

“2015~2016年,Alpha Go战胜顶级棋手点燃了各界对AI的信心,大家都很兴奋,一些AI企业很快融到了钱。”夏志进回忆道,彼时祥峰中国也在积极寻找投资机会,青睐那些有顶尖科学家背景、创新能力强且在行业里有一定号召力的企业。因为技术尚处于稀缺状态、本身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希望创业者能够去持续研究、不断创新,而不仅仅把AI作为工具来使用。

“2017~2018年,随着核心算法和训练框架等技术逐渐被开源化,对于投资人而言,对AI公司商业潜力的判断成为一个难点。”夏志进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AI的应用需求十分多元,细分方向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前来寻求融资的创业者都声称很容易实现产品化,但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有了产品是否具备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和机会、能否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这是对投资人判断的考验。”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各路资本涌入,将头部AI公司的估值推上百亿美元。“这个阶段本应该是冷静地观察AI公司到底如何变现的时候,但有些机构生怕错过了风口,一味追捧热点,把几家头部公司估值抬得很高,这种做法过于激进了。”夏志进说道。

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AI企业开始提速上市,从部分企业陆续公布的招股书来看,净利连年亏损、规模化盈利尚远、客户集中度高等问题开始逐一暴露。今年以来,随着A股上市审核趋严,一些芯片、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独角兽”企业IPO折戟的消息也被曝出。

“每个行业里面最终能上市的都是很少数的几家公司,AI领域也不例外。”夏志进认为,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AI企业IPO受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规模确实小,有的亏损情况严重,但这并不能笼统地下论断说AI行业有问题或者企业不行。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为AI企业敲响了警钟,还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的To B业务去耐心打磨。除了技术,还要从市场渠道、客户服务等多维度提升自身竞争力,去打造一个比较健康的商业模式。

“总体而言,目前AI领域的创新创业处于成长期的阶段,无论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更加理性,想办法找落地,增加营收、产生利润,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状态。”夏志进表示,“我们很关注AI在各个细分行业落地的机会,对投资人的考验在于如何更早发掘这些机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