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

每经网首页 > 区域 > 正文

做好“加减乘法” 成都青白江案例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20 17:20:26

青白江区有一套自己的“加减乘法”公式:坚持“去补结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依托中欧班列和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通过坚持科学规划,重塑经济地理,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国企改革,推进城市转型等一系列措施,由工业重镇华丽转身成泛欧泛亚对外开放型港口城市。

每经编辑 刘艳美    

12月2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其中,成都青白江区国企改革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案例入选。

报告从特区发展、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改革、扶贫、绿色发展、可持续城市化、国企改革共9个维度,解读在联合国倡导的人类发展理念和中国新发展理念下,全面总结中国人类发展成就,并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经验及发展理念。据了解,经报告联合专家组评审,在每一个领域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发展成功经验。国企改革则以成都青白江区为唯一代表。

为何在全国众多区县脱颖而出?事实上,青白江区有一套自己的“加减乘法”公式:坚持“去补结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依托中欧班列和成都国际铁路港优势,通过坚持科学规划,重塑经济地理,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国企改革,推进城市转型等一系列措施,由工业重镇华丽转身成泛欧泛亚对外开放型港口城市。

做好“减法”

以“壮士断腕”决心推进国企深度改革

作为中国“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重点工业区,青白江区依托川化股份、攀成钢两大国有企业,逐步发展形成四川省内最大的冶金、化工基地。辉煌时期,两大国企占据青白江区工业总产值70%以上。

随着时间推移,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时代结束。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的青白江,面临亟需转型的压力。

2013年,青白江区成为成都市唯一被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的区(市)县,列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范围。

此后,青白江区启动产业调整,以“壮士断腕”决心推进国企改革——“去计划、补市场”,通过推动大型国有企业改革、重构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去掉计划经济烙印,着力市场化方向的“补”,激发区域产业集聚功能、创新功能和扩散效应。

青白江先后关停攀成钢与川化这两个曾经的龙头企业传统业务,并引导企业向符合区域与市场的产业进行重组整合。

如何检验这项改革的有效性?以攀成钢为例,其全面关停冶炼系统后组建的积微物联,如今已成为西南最大的大宗物资电商平台,年营业收入从2014年0.9亿元增长到2019年9月130亿元,增长140多倍。

此外,由四川能投控股,川化正携手推进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与电池材料项目建设。目前建成的一期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为川化集团重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青白江通过发展新兴产业、主动靠前优质服务,成功快速消化分流川化、攀成钢转型后带来富余职工,确保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平稳有序推进。

川化股份转向新能源产业,攀成钢转向工业互联网产业,仍在青白江区生产发展,实现新旧动能的有效衔接和快速转换。

“青白江的国企改革非常成功,其最大程度发挥了区位和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具备了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复制推广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策专家、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项目主任王东如此评价。

做好“加法”

以“人-城-产”理念建设三大产业功能区

依托内陆港口优势和良好工业基础,青白江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对亚欧开放的新门户。同时,随着川化和攀成钢传统业务“退出”,为更多具备竞争力的项目提供了发展空间。

青白江明确“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城市定位,确立了“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提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欧洲产业城、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三大产业功能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以铁路口岸为基础设立的产业功能区,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依托中欧班列(成都)和自贸试验区,打造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为特色的临港服务业功能区。目前,已经引进实施中远海运、中外运长航多式联运中心等超120个项目,引进DHL、德国莫索夫、美国安博、上海安吉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苏宁易购、盒马鲜生、广州宝供、宝湾、宝能等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落户青白江。

如今,位于功能区内的43.3万平米综保区标准化厂房正加快建设;加快打造以创维、康佳为代表,面向东盟、欧洲的智能家电出口基地;建设自动分拣设备制造基地,带动相关企业拓展保税物流、保税展示等保税服务业态,搭建西部保税业务创新高地。

欧洲产业城以临港智造、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导产业,突出适铁适欧“两头在外”特色,打造临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目前,已集聚总投资410亿元重大项目14个;华鼎国联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天马轴承成长为轴承行业“亚军”;玖龙、正创、天宇、远洋等9个项目全面开建;引入建成66号房车营地、天骁马术俱乐部、“我的田园”等休闲度假项目,建设社区商业中心和星级酒店;共建北京理工和哈工大加速器、浙江大学四川工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校院地企共同体生态圈。

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突出研发创新、销售结算等总部功能,打造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作为成都市唯一一个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聚集成都巨石、天马轴承、江河幕墙、瀚江新材料、成都台玻、成都台嘉等优质企业。“大时代•1956”一期建成,对沿线河堤和两岸进行绿化打造,加入工业文明等附属功能区,已全面建成开放。

为推动企业、项目快速集聚,青白江政务服务改革持续优化,通过“去管制、补服务”,全面简政放权,以权力瘦身换取市场活力。组建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一窗进出全程办”;推行实施项目承诺制和“区域评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深化企业开业“青”松办改革,实现“2小时领照、4小时营业”;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使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24小时政务智能自助服务区……以“高能级”为关键词,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

科学的规划为城市开发和功能更新注入了持久经济活力和强大引力,带动青白江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等多领域发展向好。

随着优质资源聚集、大型商业加快落地、立体交通快速成型、生活服务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升级场景消费,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青白江的城市魅力和创业宜居指数大幅提升。

做好“乘法”

以“乘势而上”智谋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

10月,搭乘中欧班列(成都)前来的全国最大批量进口奥迪整车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箱;截至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实现整车进出口6048辆,平行进口车供应链也在加速布局……

这仅是一个细分领域的缩影。相反方向,“成都造”“四川造”品牌产品通过这条钢铁血管,源源不断向外输出。

而这些都是依托于中欧班列和国际班列的稳定开行,和中国开放姿态。在这一过程中,青白江凭借陆路通道优势,成为一个重要枢纽,已经走到国际舞台,参与世界分工。

青白江紧抓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高标准推进内陆开放门户铁路枢纽建设,以供应链思维和全球视野,构建国际陆海联运新通道核心枢纽和商贸基地,加快发展以铁海联运为比较优势的开放型经济。

临港优势日益凸显,“蓉欧枢纽”已成,枢纽效应正在放大。作为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支点和成都市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核心支撑,在中欧班列、国际班列提质增效基础上,青白江依托即将落地的国家级经开区和综合保税区,打造“陆海联运枢纽 对外开放高地”。

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纷纷看好。截至2019年12月,自贸区内新增市场主体19844户,注册资金646.20余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1122家,5000万元以上611家,逐步成为高质量内外资企业集聚地。

此外,青白江把品质消费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打造“买全球卖全球”国际消费体验。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国家馆集群周边已打围,正在加快修建,建筑雏形已显现,预计2020年竣工。届时,荷兰、法国等多个落户在青白江的国家文化馆将在此集聚。

可以预见,青白江也将是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区域。

通过坚持科学规划,重塑经济地理,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青白江城市转型的路径已显现,经济效益也日益显现。

数据显示,2018年青白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8.8%。2019年前三季度,青白江区GDP同比增长9.8%。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仍然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

每日经济新闻 苏娜 本文图片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提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青白江 联合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