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原创

每经网首页 > 原创 > 正文

自主头部车企现回暖势头:吉利、长城领衔正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18 16:47:06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张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金九银十”已过,国内汽车市场仍未回暖。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自主品牌销量约为77万辆,同比下滑9.6%,在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量中占比39.9%。10个月,自主品牌销量约为667.2万辆,同比下滑17.5%

尽管车市在下跌,但仍有自主车企逆势上扬。如,作为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之一的吉利汽车,10月销量约为13万辆,同比正增长;长城汽车10月继续收获10万辆销量成绩;长安汽车则凭借CS75 系列的热销,逐渐找回状态

自主头部车企已现回暖之势。

战略调整助吉利状态回升

10月,吉利汽车销量约为13万辆,同比增长约1%,重新实现正增长。今年前10个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约为108.8万辆,已完成调整后全年136万辆销量目标的80%

吉利汽车销量回归正增长背后,与其战略调整不无关系。此前,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是吉利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年,要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吉利汽车会用新的产品替代老产品,也会进一步拓宽产品线,满足各细分市场需求。

目前,吉利汽车旗下SUV车型博越、帝豪GS、远景X3等产品都进行了更新,这拉动了吉利SUV车型销量整体增长。数据显示,10月吉利SUV车型总销量约为7.7万辆,同比增长8.4%;轿车板块,帝豪GL、缤瑞与全新帝豪是吉利汽车稳定的销量贡献者,它们使吉利10月轿车总销量稳定在5万辆左右。

按照吉利汽车的战略调整思路,未来吉利将更加注重高端品牌的发展。10月,吉利旗下星越车型销量为3335辆;领克品牌销量合计约为1.4万辆,其中领克03销量为7028辆。记者了解到,目前吉利汽车旗下产品平均终端零售价已经提升至10万~15万元为主。截至今年上半年,8万元及以上售价产品销量在吉利汽车中的占比已超过71.3%

长安SUV板块发力

长安汽车10月销量数据显示,旗下自主销量约为12.4万辆,同比增长6.6%;前10个月,旗下自主累计销量约为107.9万辆。

从具体车型来看,CS35CS55CS75系列SUV车型以及逸动轿车仍是长安10月销量的主力。其中,在9月底上市的CS75 PLUS表现尤为突出,跃至国内10月SUV销量排行榜第二位。

中信建设证券分析研报认为,长安汽车销量上涨主要是因自主板块结构调整,重点产品更新迭代持续完善,整体销量提振效果显著所致。

从今年7月起, CS35 PLUS1.4T 车型、CS75 PLUS、逸动新车型陆续上市, 同时2019年底 CS55 中期改款、2020 上半年逸动中改款、全新CS65 也将上市。随着长安汽车的车型结构逐步改善,其自主业务的盈利能力或将得以改善。

与长安汽车类似,另一个受单一车型影响较大的车企是广汽。广汽集团10月产销快报显示,10月销量同比减少36.1%。其中,“当家花旦”传祺GS4的10月批发辆不足1000辆,背后原因是该车型正在换代中。

1115日,广汽传祺第二代GS4上市,售价区间为8.98~15.18万元。安信证券认为,当前GS4新款车型处于铺货阶段,老款车型已停发,全面清空库存。GS4换代之后,预计未来两个月其批发销量有望在1万~1.5万辆左右。

长城攻势不减

10月,长城汽车延续上扬态势,销量再次突破10万辆,约为11.5万辆,同比增长4.5%。今年前 10个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约为83.9万辆,同比增长6.7%

哈弗品牌仍是长城旗下销量主力,重点车型哈弗H6、哈弗F7以及哈弗M5都月销破万,其中哈弗H6销量约为4万辆,哈弗M6和哈弗F7销量均为1.5万辆。

“与竞品相比,长城哈弗在吸收尾部企业份额方面优势较大 。一方面是因为尾部企业的目标客户对价格敏感度高,更关注汽车的外观和内饰,年轻化且定价接地气的哈弗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尾部企业的目标客户主要分布在中低收入地区,长城的定位与其重叠度较高。”东兴证券在研报分析中称。

不过,长城汽车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并没有缓行。旗下高端 SUV 品牌 WEY 在时隔7个月之后,10月销量重新破万,其中VV6销量为5275辆,VV5VV7的销量分别为3070辆和2019辆。

同样在“银十”销量上扬的还有上汽乘用车。根据上汽集团的最新产销数据,10月上汽乘用车销量约为6.1万辆,同比微增0.9%。前10个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量约为53.2万辆,已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75.8%其中,荣威品牌10月销量约为3.6万辆,同比增长6.6%;名爵品牌10月销量约为2.5万辆,同比增长16.4%

如今,“金九银十”已过,各大车企都为即将到来的广州车展“收官之战”摩拳擦掌。最后两个月自主车企还会有怎样的市场表现,业内将拭目以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