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从“共饮长江水”到“同助企业兴”: 沪蓉力争将投资环境塑造成最大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07 23:31:08

12月7日下午,“新中心新未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暨现代服务业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分别同与会的企业家们开展了对接活动。

每经编辑|吴若凡 程成    

每经记者 吴若凡 程成

每经编辑 姚祥云

位于长江上游的成都与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从古至今,共饮长江水。因为长江,两座城市天然联系在了一起。

12月7日下午,“新中心新未来”成都自贸试验区暨现代服务业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推介会上,青白江区新城吾悦广场、金牛区西南交大精准医疗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过200亿元。

推介会后,成都市高新区、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分别同与会的企业家们开展了对接活动,上海商界代表也表示收获颇丰。

成都高新区:

持续为企业做好“后勤保障”

成都高新区的平行对接活动,吸引了40余位企业家参会。对接活动上,高新区相关部门对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优惠政策、发展规划等情况进行了介绍解读;与会企业家与高新区相关部门就投资等有关事宜进行了互动交流。

“这样的对接活动非常有意义。”成都高新区改革创新局副局长、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贺凯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优秀企业家们若能到高新区投资兴业,一定会为成都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大的活力。

而高新区对于企业发展提供的助力也不容忽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成都高新区主要集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等主导产业,2016年实现GDP1436.5亿元,其中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573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三,并位列西部第一。

贺凯丰介绍,高新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未来高新区将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把高新区的软环境建设得更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兴业投资,并让它们真正来的了、发展好、留得住。

企业代表:

成都投资环境具有优势

在成都市楼宇促进会与上海商界开展的“楼宇慧”城市沙龙上,成都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陈建霖则介绍了成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情况,并强调:“产业要做大就要需要企业家为政府出谋划策,企业对市场最有发言权。”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萍重点推介了成都16家楼宇企业,旨在搭建深入对接平台,起到实实在在的落地效果。

作为企业代表之一,魔方生活集团地产开发事业部华东区总经理任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的投资环境和人力成本是最大的优势,这也造就了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其在众多西部城市中脱颖而出,对于投资办厂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与会代表之一的空间产业联盟秘书长陈敏也告诉记者,共享科技链接都是未来办公的趋势,而成都的很多楼宇非常适合做这些项目的对接,未来也可能和这些楼宇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同时,成都的开放意识和企业家的务实态度也给自己有了很大的震撼。这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吸引力很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自贸试验区 投资环境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