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动向 | 有这个制度撑腰,上海自贸区的企业不再怕贸易摩擦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13 19:35:17

每经编辑 杨欢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对于自贸试验区而言,随着开放力度的步步加大,投资优势不断显现,外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而与此同时,因市场开放而遭受进口竞争的产业、企业及劳动者是否也有可能增加?

面对可能带来的冲击,正需要有未雨绸缪的应对措施加以防范。日前,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公布,将于7月15日起实施。

据介绍,上海在国内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引入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标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的又一重大制度探索和创新,它的目的正是为了推动有关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消解不利贸易环境因素影响提供有力保障。

什么是“贸易调整援助”?

根据官方解释,此次《试点办法》中提到的“贸易调整援助”,是指对因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而造成贸易竞争力下降、员工流失的企业,通过社会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帮助其恢复进出口竞争力的救济制度。

据了解,“贸易调整援助”起源于1962年美国贸易拓展法,旨在对因进口增长而造成损害的产业及工人提供援助,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因贸易而产生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促进受冲击产业及工人通过积极调整和利益补偿恢复竞争力,并先后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经济体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根据美国商务部一份评估报告的研究结果,得到调整援助的企业比未得到援助的企业生存概率提高了13.1%,雇员相对增加了9.5%,销售增长了17.7%;就投入/收益比较而言,美国调整援助每投入1美元,就会产生87美元的销售增长,而每投入3451美元,就保障了一个工作岗位。

接受援助≠经营不善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就已经提出了要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这是中国官方文件首次提出这一机制的建设。此间专家指出,如得以推进,或有望减少自由贸易区推进过程中的风险与阻力。

根据此次《试点办法》规定,从7月15日起,在上海自贸区工商注册登记满三年以上的企业,因其国内销售的主要产品受到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进口冲击,或其出口产品在主要目标国家或地区受到贸易摩擦及其他贸易壁垒影响,可提出贸易调整援助申请。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相关申请需符合下列情形中的一种:一是企业一年内20%以上,或连续两年每年10%以上的员工出现离职;二是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或销售量较上一年度下降30%以上。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解释说,接受援助的企业并非经营不善,而是由于“国外政策变化导致当地税收变动,或者国外产品超低价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从而使相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可获援助。那些因国外市场的不公正待遇而出口受到影响的中国企业,也可获得援助。

援助方式涉及到企业企业经营调整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包括:在市场推广、检测认证、国际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水平提升、风险管理咨询及培训、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管理及融资、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协助。同时,对于企业通过援助开展实施经营调整计划的期限暂定为2年。

作为此次贸易调整援助的主要试点区域,浦东新区的商务委副主任陆启星表示,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国外贸进入转型调整期,此时推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正是应对上述影响、促进上海产业调整的一次制度创新。

对标国际+制度创新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眼下,自贸试验区内扩大开放和政策创新的消息不断释出,成果也非常显著。根据商务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上海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8734家,吸收合同外资6880亿元人民币。上海经验推广后,广东、福建、天津3个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12712家,吸收合同外资11357亿元人民币。

2017年6月16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版)》出台,随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也对外公布。两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外商在华投资体系更加健全。

而不得不提的另一组数据是,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企业累计遭受全球贸易摩擦案件影响数量达740余起,仍在实施措施的达445起,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长期困扰和冲击。

因此,基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出口环节受贸易摩擦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对国内产业安全造成威胁的实际情况。这次《试点办法》在适用情形设置中,既参考国际惯例,包含了国外相似制度中受进口产品冲击的情况,还对主要出口商品在目标国受贸易摩擦等壁垒影响的情况予以了考虑。可以说是此次试点的一大创新和亮点。

本文综合《劳动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社、《解放日报》、《国际商报》

每经编辑 杨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对于自贸试验区而言,随着开放力度的步步加大,投资优势不断显现,外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而与此同时,因市场开放而遭受进口竞争的产业、企业及劳动者是否也有可能增加? 面对可能带来的冲击,正需要有未雨绸缪的应对措施加以防范。日前,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公布,将于7月15日起实施。 据介绍,上海在国内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引入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上海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标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的又一重大制度探索和创新,它的目的正是为了推动有关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消解不利贸易环境因素影响提供有力保障。 什么是“贸易调整援助”? 根据官方解释,此次《试点办法》中提到的“贸易调整援助”,是指对因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而造成贸易竞争力下降、员工流失的企业,通过社会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技术、资金等援助,帮助其恢复进出口竞争力的救济制度。 据了解,“贸易调整援助”起源于1962年美国贸易拓展法,旨在对因进口增长而造成损害的产业及工人提供援助,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因贸易而产生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促进受冲击产业及工人通过积极调整和利益补偿恢复竞争力,并先后在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经济体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根据美国商务部一份评估报告的研究结果,得到调整援助的企业比未得到援助的企业生存概率提高了13.1%,雇员相对增加了9.5%,销售增长了17.7%;就投入/收益比较而言,美国调整援助每投入1美元,就会产生87美元的销售增长,而每投入3451美元,就保障了一个工作岗位。 接受援助≠经营不善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就已经提出了要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这是中国官方文件首次提出这一机制的建设。此间专家指出,如得以推进,或有望减少自由贸易区推进过程中的风险与阻力。 根据此次《试点办法》规定,从7月15日起,在上海自贸区工商注册登记满三年以上的企业,因其国内销售的主要产品受到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进口冲击,或其出口产品在主要目标国家或地区受到贸易摩擦及其他贸易壁垒影响,可提出贸易调整援助申请。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相关申请需符合下列情形中的一种:一是企业一年内20%以上,或连续两年每年10%以上的员工出现离职;二是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或销售量较上一年度下降30%以上。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解释说,接受援助的企业并非经营不善,而是由于“国外政策变化导致当地税收变动,或者国外产品超低价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从而使相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可获援助。那些因国外市场的不公正待遇而出口受到影响的中国企业,也可获得援助。 援助方式涉及到企业企业经营调整过程中的各个层面,包括:在市场推广、检测认证、国际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水平提升、风险管理咨询及培训、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管理及融资、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协助。同时,对于企业通过援助开展实施经营调整计划的期限暂定为2年。 作为此次贸易调整援助的主要试点区域,浦东新区的商务委副主任陆启星表示,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国外贸进入转型调整期,此时推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正是应对上述影响、促进上海产业调整的一次制度创新。 对标国际+制度创新 ▲图片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官网 眼下,自贸试验区内扩大开放和政策创新的消息不断释出,成果也非常显著。根据商务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上海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8734家,吸收合同外资6880亿元人民币。上海经验推广后,广东、福建、天津3个自贸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12712家,吸收合同外资11357亿元人民币。 2017年6月16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版)》出台,随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也对外公布。两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外商在华投资体系更加健全。 而不得不提的另一组数据是,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企业累计遭受全球贸易摩擦案件影响数量达740余起,仍在实施措施的达445起,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长期困扰和冲击。 因此,基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出口环节受贸易摩擦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对国内产业安全造成威胁的实际情况。这次《试点办法》在适用情形设置中,既参考国际惯例,包含了国外相似制度中受进口产品冲击的情况,还对主要出口商品在目标国受贸易摩擦等壁垒影响的情况予以了考虑。可以说是此次试点的一大创新和亮点。 本文综合《劳动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社、《解放日报》、《国际商报》 每经编辑杨欢
上海 自贸区 贸易调整援助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