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ST新梅迎恢复上市首秀 ST公司多“救赎”路径浮现

证券时报 2017-06-06 10:55:56

6月6日,*ST新梅(600732)将迎来恢复上市“首秀”。

*ST新梅得以成功恢复上市,与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圆满解决密切相关。对于不少绩差公司来说,除了公司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承压之外,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通常也会面临问题,但诸多特征表明,ST公司通过多方利益和解及各类资本运作实现“救赎”的努力正在出现重启迹象。

与此前不同,在重组上市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ST公司尤其是暂停上市公司的“自我救赎”已经转移到其他路径。

“救赎”迹象初显

Wind统计数据显示,包括4家在2017年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内,目前A股共有80家ST公司。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除了*ST天仪(000710)因为被基因测序类龙头贝瑞和康借壳而表现强势之外,绝大多数公司今年以来都遭遇“滑铁卢”。不仅多数个股股价遭遇腰斩,而且A股目前的“一元股”阵营,全部由ST公司构成。

大多数T族公司成为股价杀跌的“重灾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壳”价值的持续缩水。新股审批与发行的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和借壳难度的大幅增加,以及对大股东减持及参与方锁定期的约束,使以ST股为代表的“壳股”生态正在面临巨变。

此外,监管重拳出击也成为资金加速逃离ST股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多家ST公司都遭遇监管层的立案调查。其中*ST墨龙(002490)等公司相关责任人已经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而*ST烯碳(000511)等公司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原因,依然身处被立案调查之中。

资金加速逃离的大趋势下,ST公司股价在6月5日表现的活跃行情便显得较为罕见。其中,*ST嘉陵、*ST运盛、*ST沈机和*ST平能等公司均以涨停收盘。市场人士认为,*ST新梅将正式恢复上市,刺激ST公司短期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ST新梅在“自我救赎”的路上,是通过控制权之争的化解,才为恢复上市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公司控股股东新达浦宏已承诺,在前期协议受让公司股份后的60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所持股份,以保持主要股东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作为控制权之争的主要方,也承诺特定期限内不主动增持和减持公司股份,避免再次出现控制权之争。

三路径或成主流

*ST新梅只是ST公司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代表之一。

此前,重组、卖壳通常被看作ST公司实现乌鸡变凤凰的“杀手锏”。但今年以来,这种趋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ST板块中累计15家公司披露了重大重组事项的最新进展,其中已经完成重组的为零;宣告重组失败的则包括*ST金宇、*ST万里等多家公司。

在重组上市监管趋严的背景下,ST公司的“自救”路径出现“转弯”。

首先,央企及地方国企是目前ST板块中的主力,其改革与重组成为业内看好的路径。*ST平能6月2日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通知,其拟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虽然上述事项不涉及*ST平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ST平能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但公司股票同样受到资金抢筹。6月5日,*ST平能开盘涨停。

其次,大股东的一级资产或二级市场运作。其中*ST沈机(000410)是前者的代表,公司指出,沈机集团6月2日出具了承诺函,拟在2018年末之前将i5在机床领域的全部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产品组装生产线及研发、生产人员全部择机注入*ST沈机,*ST沈机后续业务将紧紧围绕i5智能机床这一核心产品开展。利好预期下,公司股价5日同样开盘涨停。

在二级市场运作方面,部分公司则通过增持等方式维系股价表现。例如,*ST海润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夫妇拟不低于1亿元增持公司股票,此后又表示,董事长控制企业也计划增持1亿元。

第三,对于部分资不抵债的ST公司来说,申请破产重整以求得新生也成为一种路径。*ST吉恩(600432)、ST云维(600725)和今年即将恢复上市的*ST川化(000155)等公司都走了此路。最新案例为*ST重钢,公司在终止资产重组的同时,债权人重庆来去源商贸有限公司拟以*ST重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并通过重整程序清偿其相应债权。

(来源:证券时报 见习记者:王小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编 李语涵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月6日,*ST新梅(600732)将迎来恢复上市“首秀”。 *ST新梅得以成功恢复上市,与公司控制权之争的圆满解决密切相关。对于不少绩差公司来说,除了公司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承压之外,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通常也会面临问题,但诸多特征表明,ST公司通过多方利益和解及各类资本运作实现“救赎”的努力正在出现重启迹象。 与此前不同,在重组上市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ST公司尤其是暂停上市公司的“自我救赎”已经转移到其他路径。 “救赎”迹象初显 Wind统计数据显示,包括4家在2017年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内,目前A股共有80家ST公司。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除了*ST天仪(000710)因为被基因测序类龙头贝瑞和康借壳而表现强势之外,绝大多数公司今年以来都遭遇“滑铁卢”。不仅多数个股股价遭遇腰斩,而且A股目前的“一元股”阵营,全部由ST公司构成。 大多数T族公司成为股价杀跌的“重灾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壳”价值的持续缩水。新股审批与发行的持续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和借壳难度的大幅增加,以及对大股东减持及参与方锁定期的约束,使以ST股为代表的“壳股”生态正在面临巨变。 此外,监管重拳出击也成为资金加速逃离ST股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多家ST公司都遭遇监管层的立案调查。其中*ST墨龙(002490)等公司相关责任人已经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而*ST烯碳(000511)等公司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原因,依然身处被立案调查之中。 资金加速逃离的大趋势下,ST公司股价在6月5日表现的活跃行情便显得较为罕见。其中,*ST嘉陵、*ST运盛、*ST沈机和*ST平能等公司均以涨停收盘。市场人士认为,*ST新梅将正式恢复上市,刺激ST公司短期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ST新梅在“自我救赎”的路上,是通过控制权之争的化解,才为恢复上市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公司控股股东新达浦宏已承诺,在前期协议受让公司股份后的60个月内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所持股份,以保持主要股东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作为控制权之争的主要方,也承诺特定期限内不主动增持和减持公司股份,避免再次出现控制权之争。 三路径或成主流 *ST新梅只是ST公司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代表之一。 此前,重组、卖壳通常被看作ST公司实现乌鸡变凤凰的“杀手锏”。但今年以来,这种趋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ST板块中累计15家公司披露了重大重组事项的最新进展,其中已经完成重组的为零;宣告重组失败的则包括*ST金宇、*ST万里等多家公司。 在重组上市监管趋严的背景下,ST公司的“自救”路径出现“转弯”。 首先,央企及地方国企是目前ST板块中的主力,其改革与重组成为业内看好的路径。*ST平能6月2日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通知,其拟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虽然上述事项不涉及*ST平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ST平能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但公司股票同样受到资金抢筹。6月5日,*ST平能开盘涨停。 其次,大股东的一级资产或二级市场运作。其中*ST沈机(000410)是前者的代表,公司指出,沈机集团6月2日出具了承诺函,拟在2018年末之前将i5在机床领域的全部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产品组装生产线及研发、生产人员全部择机注入*ST沈机,*ST沈机后续业务将紧紧围绕i5智能机床这一核心产品开展。利好预期下,公司股价5日同样开盘涨停。 在二级市场运作方面,部分公司则通过增持等方式维系股价表现。例如,*ST海润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夫妇拟不低于1亿元增持公司股票,此后又表示,董事长控制企业也计划增持1亿元。 第三,对于部分资不抵债的ST公司来说,申请破产重整以求得新生也成为一种路径。*ST吉恩(600432)、ST云维(600725)和今年即将恢复上市的*ST川化(000155)等公司都走了此路。最新案例为*ST重钢,公司在终止资产重组的同时,债权人重庆来去源商贸有限公司拟以*ST重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并通过重整程序清偿其相应债权。 (来源:证券时报见习记者:王小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T公司“救赎”路径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