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美国退出TPP标志着重回双边贸易谈判老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25 00:07:26

美国退出TPP后,很可能开始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以“美国优先”为主线的一对一双边谈判,以此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

凌朔 张伟 刘莉莉

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于TPP成员国以及其他一些有意加入TPP的美国贸易伙伴来说,带来的麻烦不仅仅是希望的破灭,而是美国退出TPP后,很可能开始与这些国家进行以“美国优先”为主线的一对一双边贸易谈判,并以此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从跨太平洋到欧洲、拉美,从多边到双边,从“一盘棋”到“分而治之”,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核心理念越来越清晰。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此前紧盯特朗普对TPP的态度。TPP在设计时,也讲究“美国规则”。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曾说过,借助TPP,“我们应当书写规则,为美国商品开启新市场,为保护工人、保护环境设定高标准”。同时,TPP也赋予成员国巨大的投资贸易便利性,使协定成员国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产生天然排他性,成为一个闭合的巨型贸易体。

按照当初的设想,在TPP框架内,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墨西哥增加投入和产出,并将更多的汽车以零关税销售到北美市场。而美国的服装投资人可以以极优惠的投资成本在越南建厂,并通过越南把成衣出口到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享受纺织品关税免除待遇。在这两个假设的典型贸易链条中,各方利益均沾,但相比之下,最得益的分别是日本和越南。

但在特朗普看来,他不需要这种“特惠型贸易网络”,因为它“特惠”的不是美国。他需要的是日本在美国建厂并把汽车销售到全世界;他需要的是美国投资人在美国投资并把产品销售到越南。他需要把岗位留在美国国内,生产大量美国商品,并且输出到世界各地。没有一种多边规则能够满足特朗普的这一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要找日本、找越南、找韩国一个一个谈,把过去的规则推翻了重谈。

白宫发言人斯派塞23日的讲话印证了人们对特朗普的判断。斯派塞说,美国贸易政策新时代将把美国劳工放在第一,未来美国就双边贸易协定展开的谈判将首先确保美国能从交易中得到什么。

特朗普日前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称,英国脱欧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欧盟会继续分崩离析。对于特朗普公开“唱衰”欧盟的言论,欧洲舆论普遍担心,这或许意味着他将改变美国长期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立场,不再把欧洲视作一个整体,而是要与单个欧洲国家打交道,以争取美国利益最大化。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不仅实施“马歇尔计划”,还支持建立欧洲单一市场和欧盟在冷战后东扩。1989年冷战结束前夕,美国时任总统老布什曾发表著名演讲“一个完整而自由的欧洲”,力挺欧盟和欧洲统一。

但特朗普对于欧盟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特朗普一直把欧盟视作一个旨在削弱美国经济的联盟。一些欧盟官员担心,特朗普其中一项外交政策可能是对欧盟分而治之,包括在经贸谈判、环境和能源政策、对俄罗斯关系等问题上分化欧盟。

当前,美国和欧盟2013年启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已经陷入停滞,而在特朗普上台后更难向前推动。

本月27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到访白宫,双方会重点讨论经贸问题。特朗普此前表示,支持美国与脱欧后的英国磋商贸易协议。这也说明特朗普未来对欧经贸政策会更注重双边,而非多边。

而在今后双边谈判中,对美一直享有贸易顺差的德国可能受到很大冲击。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德国对美国出口达到1272亿美元,而美国对德国出口只有499亿美元。特朗普已经开始把矛头指向德国,指责德国主导欧盟,并向宝马汽车公司发出警告,如果该公司在墨西哥开设工厂并向美国出口汽车,就将向其征收高额关税。

特朗普试图改变多边自贸协定的另一个表现,便是宣布重谈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该协定1994年生效,规定美、加、墨三国共享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三国货物可相互流通并减免关税。然而,正是这个2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的协定,被特朗普称为“最糟糕的贸易协定”。

特朗普重谈北美自贸协定,墨西哥首当其冲。墨西哥同美国的贸易顺差,正是特朗普的“眼中钉”。有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北美自贸协定的关税优惠,墨西哥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汽车超过墨汽车产量的一半,若北美自贸协定“伤筋动骨”,甚至特朗普政府对从墨西哥销往美国的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墨西哥经济无疑将遭到重创。

除了墨西哥,其他拉美国家也在担忧,自身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会因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而再蒙一层阴影。特朗普在修改北美自贸协定之后,未来很可能在南美地区对原材料设置关税壁垒,并为本国粮食产业提供补贴,这将损害巴西和阿根廷等原材料和粮食出口大国的利益。

从宏观角度观察,特朗普缺乏处理与拉美地区整体关系的思路,在其力推的贸易新政中,双边协议将取代多边协议成为主流。

(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