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01-05 01:30:06
2017年第一个工作日,1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7项数据。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度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创造了超过3000万的就业机会。作为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去年一整年创造的这个成绩无疑是可圈可点的,阿里这家创业不足20年的互联网企业对中国经济所作出的推动和贡献,证明了从上世纪末开始崛起的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要素的新实体经济的前景十分广阔。
不过,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就在阿里集团公布这份“纳税年报”的前几天,也就是去年的12月底,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节目中,宗庆后、董明珠等站在中国制造业经济中央的一批企业家展开了对“虚拟经济”的一轮炮轰,好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滴滴这些在全球已经形成巨大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了拉后腿的作用。
互联网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联络工具,它的出现犹如人类发明的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际,在经济领域则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行业,并且推动经济发展。今天谁也不会把汽车、火车、飞机带动的行业称为虚拟经济,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没有理由把互联网经济称为虚拟经济。互联网的出现确实会对旧的实体经济模式产生一些影响,甚至会消灭一些旧有的经济形态,但这就像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使传统的驴马交通大面积消失一样,是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福音。企业家应该顺应这种发展而不是对其横加指责。
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史,已经证明互联网经济同传统的制造业实体经济一样,都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阿里和蚂蚁金服来说,一年能够向国家纳税238亿元,扣除休息日后相当于每天为国家财政创造1亿财富,并且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这是一些传统的制造类实体企业所不能做到的。在目前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很多年轻人选择开网店作为创业方向,这是因为网店的投资成本明显低于实体店投资,创业者容易起步。当然,大量90后集中于开网店,他们当中肯定会出现失败者,但这与实体门店投资也会出现失败者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现象,而将其说成国家的隐患,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年轻人,天生拥抱互联网,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后劲的希望所在。互联网是一个伟大的工具,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中国经济亟须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亟须淘汰落后产能的今天,善待90后的创新思维,拥抱互联网赋能的新型实体经济,才是新老企业家们真正的课题。
文/周俊生(资深财经评论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