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文化评论

每经网首页 > 新文化评论 > 正文

雪上加霜│盈利模式尚未清晰 直播平台又遭“最严20条”监管

2016-11-07 21:54:39

国家网信办在上周五(11月4日)突然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给火热的直播平台泼来一盆冷水,即将实施的“最严20条”让网红们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每经编辑 白芸 杜蔚    

每经影视实习记者  白芸  杜蔚

国家网信办在上周五(11月4日)突然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给火热的直播平台泼来一盆冷水,即将实施的“最严20条”让网红们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了。

与此同时,明星来直播平台抢“网红”饭碗的现象也愈演愈烈,这无疑令“网红们”的处境“雪上加霜”。一线大牌明星的涌入,让直播平台不再是“草根们”自娱自乐、吃饭打游戏的地方了。当红女星范冰冰及一众体育明星傅园慧、张继科等都纷纷加入了这股当“网红”热潮中,争相签约直播平台。

明星效应立竿见影。昨晚吴亦凡的生日“直播首秀”音乐会,仅3小时就吸引超过700万粉丝观看,贡献105.7万花椒豆,合计人民币约15.1万元。

虽然监管一再收紧,却未浇熄直播行业的大火之势。正如易观智库互动娱乐行业研究中心分析师王传珍对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所言,

这些监管高压迫使直播平台内容逐步走向精细化与专业化,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监管的门槛导致诸多小平台已停止服务。

明星扎堆签约

直播平台开始“烧钱抢人”?

想必上个周末,直播网红们过得并不好,因为在上周五,继广电总局之后,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将迎来“最严20条”的监管新规,在加强新闻直播的监管审核之外,再正直播之风气。据悉,该规定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对直播行业正式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黑名单管理制度以及黑名单通报制度;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一旦被纳入黑名单,将被禁止重新注册账号。这无疑对直播过程中主播的一些不当行为进行了叫停,看来那些想通过低俗套路来“吸睛”、一夜爆红的“草根”美梦即将破碎了。但新规不会影响到直播平台邀请明星来提升人气,吸引更多的用户。

而现在,明星们上直播不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与特定直播平台进行绑定。如熊猫TV签下了Angelababy、林俊杰;花椒直播则签下了范冰冰、张继科,还颇有噱头地给他们分别冠以“首席体验官”、“首席产品官”的名头。

范冰冰和张继科在花椒直播的“工作证”(微博截图)

在美国《福布斯》公布的2016年全球女星收入排行榜上,范冰冰以1700万美元(约合1.1亿元)名列第5。不差钱的范爷怎么也来参加直播了?王传珍告诉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

明星一般看中的可能不是分成,而是为了体验,或者维持自己的粉丝等。

反观范冰冰在当时的直播中,曾为自己的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做宣传。所以对艺人来讲,入驻直播平台也意味着多了一个宣传营销的渠道。

范冰冰9月14日在“花椒”的直播截图

据悉,明星与直播平台合作,不是通过常见的主播打赏来分成的。“明星与平台的合作一般是平台支付商业代言的费用。”王传珍说。

那么直播平台“烧钱”请明星究竟值不值呢?王传珍告诉记者,

平台主要是通过明星的曝光度和粉丝粘性达到拉新(新用户)的目的。好处是增加了平台的曝光度,获得了海量用户中的用户转化,也增加了平台用户的活跃度。

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根据花椒直播进行统计发现,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张继科在该直播平台上的人气很旺,10月8日他的直播累计粉丝数达126.3万人,花椒数达257.3万,按照“7花椒豆=1元人民币”来算,合计人民币约36.7万元。

而昨晚,“小鲜肉”吴亦凡的生日演唱会直播也是一番“盛况”,截至8时33分,3小时就吸引了700多万粉丝观看,贡献105.7万花椒豆,合计人民币约15.1万元。

昨晚吴亦凡的“庆生”直播截图

那么,吴亦凡通过这场“庆生”直播能有多少收益呢?对此,王传珍告诉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

这要看直播平台和明星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可能是一次性给于商业出场费用,不参与直播过程中的礼品分成;如果参与抽成,也要看具体的分成比例。一般是3:7,但这不是绝对的,最高有1:9。

不过,这种直播平台与明星签约的绑定却相对比较松散,花椒直播副总裁郭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明星无法每天来平台上直播,一个月有两次已经非常不错了。”

靠粉丝经济营生的直播

能否走向内容主导?

虽然监管一再收紧,却未浇熄直播行业的大火之势。有相关媒体报道称,在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300家,且数量还在继续增长。

正如王传珍对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所言,

这些监管高压迫使直播平台内容逐步走向精细化与专业化,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监管的门槛导致诸多小平台已停止服务。

最初,直播是游戏玩家带火的。渐渐地,直播开始演变为普通大众的尝试,直播不仅能让“草根”一夜成名,还令“圈粉吸金”成为致富新“捷径”。直播变成了催生“网红”的平台,但始终局限于社交平台式的粉丝经济,就像灿星宣传总监陆伟说过的,“没出现绝对的内容主导,价值感的东西缺乏变现能力。”

虽然各大直播平台瞄准粉丝经济,又展开了抢明星的拉锯大战,但是打造垂直化内容逐渐成为许多直播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YY直播,分为好声音、脱口秀、舞蹈、音乐、旅游等板块,还切入直播综艺;花椒直播则在直播创业大讲堂、易中天专题等。

易中天在“花椒”的直播截图

不过,在王传珍看来,内容垂直化短期内还很难实现盈利。“内容是未来增加用户粘性来做的探索,谈盈利方向有点早,当然好的内容自然会有冠名等商业合作进来。”

王传珍向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记者介绍,目前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四种,

第一,秀场模式的打赏分成,即平台从用户给予主播的打赏中抽成;

第二,流量变现的网络广告或游戏联运或代理票务,如映客直播双11期间与淘宝的商业合作;

第三,电商,即在平台直播间兜售商品;

第四,硬件,如YY在YY LIVE更名发布会上推出的高清直播机。

由此可见,优质的内容一时还无法成为直播的主导,也暂时无法成为有效的盈利途径。直播仍处于噱头阶段,走向内容主导,依然前路漫漫。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直播平台 盈利模式 最严20条 监管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