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A股未能纳入MSCI指数 沪港通资金流向香港市场

每经投资宝 2016-06-15 21:07:17

就在A股积极上攻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市场数据值得关注。沪港通资金在6月15日出现了双向资金(北向沪股通资金和南向港股通资金)都从内地流向香港的现象。

每经编辑|袁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袁东

6月15日凌晨5点,美国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了本年度市场分类审核结果,称将推迟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国A股将继续留在2017年评估列表中。这是A股第三次闯关MSCI失败。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还是注意到,国际大行对MSCI新兴市场指数何时纳入A股仍存分歧。但是在A股第三次闯关MSCI失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却以一个大涨进行了回应。其中沪指上涨1.58%,创业板甚至大涨了3.42%。

就在A股积极上攻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市场数据值得关注。沪港通资金在6月15日出现了双向资金(北向沪股通资金和南向港股通资金)都从内地流向香港的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市场人士作出了这样的解读,“今天(6月15日)更像是利空出尽加上超跌反弹带来的行情,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想要一天就收复周一下跌的失地是不可能的,需要更多的量能才行。”

南向港股通资金量流入创2016年第二高

在A股再次闯关MSCI失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投资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不过A股还是表现优异,各指数都获得了较大的涨幅。

但是一直被市场认为是聪明又敏感的港资却在6月15日表现得较为谨慎,当日北向沪股通资金净流出达到了7亿元人民币。此外,内地资金也在加速流向香港股市。在6月15日,南向港股通资金净流入香港股市的金额达到了24.4亿港元,这个金额是今年以来的第二高(最高金额发生在今年5月17日,资金净流入27.7亿港元)。也就是说,在6月15日,有30多亿港元的资金通过沪港通渠道从内地流向了香港。

虽然南向的港股通资金长期以来都是处于流入香港的状态,但是进入五月以后,流入资金量明显增大。市场上,资金潜伏、布局港股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

而在6月15日内地资金加速流入香港股市的个股中,港股金融股成为了大赢家。在十大成交活跃股中,全部都是净买入,而且金融股占据八席。值得注意的是,建设银行H股(00939,HK)的净买入金额远超其他个股,买入金额达到了7.23亿港元。

MSCI:推出深港通是有利因素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无论A股还是港股市场均认为A股纳入MSCI的结果对市场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而明晟公司指出MSCI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理由归纳为实际权益拥有权、QFII制度改革对市场准入与资本流动的影响及成效、旨在防范广泛性自愿停牌的交易所新规的执行情况和內地交易所针对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明晟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称,如果中国开放更多渠道让全球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包括深港通),将受到极大欢迎。此外,他还指出推出深港通绝对是一个有利因素,不过深港通只是一个渠道,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愿意采用这个渠道,仅凭深港通难以解决围绕市场准入的所有问题。

而对于A股此后何时可以纳入MSCI,市场还是出现了分歧。据香港电台报道,汇丰较为乐观,称认同A股市场监管环境及企业管制仍有改善空间,目前正向正确方向发展,相信今年底仍有可能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而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表示,目前全球基金经理要投资A股,当中技术考虑较多,预计未来两至三年纳入机会较大,但最终只会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1%。

欲阅读更多股市资讯,请关注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微信号:mjtzb2)。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MSCI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