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

每经网首页 > 公司 > 正文

中信地产业务打包卖给中海?整合难点在组织、理念与人事

每经网 2016-03-13 20:06:07

在绿地完成上市及混改、招商重组成功之后,中海和中信这两家央企的强强联合再次留给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有业内人士认为,蛋糕虽大,但整合起来仍有痛点。

每经编辑 王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王杰

311日下午,市场传言称中信股份有意将旗下的住宅开发业务售予中海地产,涉及资产规模达1000亿元。

上述消息还称,在最近中海的全年业绩发布会上,中海方面将正式公布此交易的详细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求证到中信方面相关人士,但对方对此并无回应,中海深圳方面相关人士也表示“正在开车,不方便(回答)。”

千亿并购浮出水面?

据了解,中信集团涉及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务分别有中信地产、中信泰富地产、中信和业、中信兴业及新香港隧道五家公司,而前三者则主要经营地产业务。公开资料显示,中信地产业务核心一直集中于京津环渤海及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主要以住宅开发为主。

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信地产的销售额为215.2亿元,而据中信地产官网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信地产总资产已超1100亿元,土地储备超2000万平方米。

至于中信泰富地产则主打高端房地产投资、开发及运营,主要以商业地产和城市综合体开发为主,以上海为中心,辐射至长三角及海南的格局,项目分布在上海、扬州、无锡、宁波及海南等地,所开发的物业类型涵盖服务式公寓、办公楼、商业零售、住宅、酒店、高尔夫球场等。

在绿地完成上市及混改、招商重组成功之后,中海和中信这两家央企的强强联合再次留给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有业内人士认为,蛋糕虽大,但整合起来仍有痛点。

去年324日,中海地产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中建股份已就拟注入资产达成协议,且买卖协议已于2015324日订立。中海将收购中建股份全资附属公司的目标集团。该目标集团持有的相关物业项目位于中国北京、上海、天津等27个物业,以及英国伦敦3个物业。

公告显示,上述30个项目代价为18.24亿元。收购完成后,中海方面也将承担目标集团欠付中建股份集团的中建股份股东贷款,全额约319.929亿元。代价及中建股份股东贷款总额相当于约338亿元。

中海方面在彼时表示,通过这次交易,中海将中建股份集团的直接经营房地产业务综合并入集团,加上中建股份不竞争承诺,从而使公司成为中建股份物业开发业务的骨干上市平台。

中海能否充分消化尚待验证

但据人民网20161月份报道,中海地产与中建地产开启地产业务合并以后,中海地产近两年时间频现公司高管离职。其中包括副总裁、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海,中海宏洋助理总裁范逸汀,执行董事郭勇及阚洪波等数位中海地产高管均以去职。

在去年10月底中海地产执行董事郭勇及阚洪波辞任之时,中海地产给出的原由是两人因为集团内部分工调整决定辞任。

此番中海地产执行董事兼总裁陈谊去职,多有市场声音认为,这家公司因为与中建地产进行地产业务整合过程中频现的人事变动,实则是公司同步进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决策调整引发的人事挤兑。

关于中海、中信两家巨无霸整合的难度,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第一个整合难度在于组织,中海属于中建系,而中信地产属于中信集团。在中建体系内整合中海系,都很困难,跨越了两大核心央企则更加困难。第二个是属于理念的整合,中信和中海的经营理念不同。相对来说,中海更加务实,而且是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第三个是人事的整合,经营逻辑的不同、管理体系和方式不同,给人的价值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整合,不排除中信地产人员或会大规模流失。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中信旗下地产业务自身也有个整合的过程,而目前要关注和中海整合的匹配程度,其中包括人员和资源以及各自所擅长的模式等。

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认为,如果这么大资产出售,涉及的审批、评估程序相当复杂。最主要的整合是看内部是否可以统一,可以统一的话,面临的就是时间问题。但内部融合肯定会有阻力,还要看执行结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信 中海 央企整合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