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05 12:06:1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区间目标是政府设定目标的创新之举,说明决策部门的宏观调控水平在适应新常态中有进一步提高。区间目标的设定,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为弹性的空间,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相机调控也拥有更多的空间,以协调长期的改革转型和短期的增长目标。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记者周程程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5%至7.0%
这是近20年来官方首度明确以区间方式,为中国经济设定年度预期增长目标。
李克强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区间目标是政府设定目标的创新之举,说明决策部门的宏观调控水平在适应新常态中有进一步提高。
潘建成认为,区间目标的设定,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为弹性的空间,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相机调控也拥有更多的空间,以协调长期的改革转型和短期的增长目标。并且,区间调控目标还考虑了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不确定性做好了预留调控空间。
此外,6.5%—7%的经济增速目标,低于去年6.9%的增速水平。
对此,潘建成认为,适当地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为中国经济提高质量、改善效益、完善结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中国经济处于潜在增长率下行的趋势中,这意味着经济换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下调经济增速目标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这强调了要追求更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而不是简单的增长速度。
李克强表示,有6.5%—7%的增速就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李克强强调,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
此外,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李克强表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李克强表示,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
潘建成认为,我国仍有较多的有利因素维系增长,并有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更多地进入了实施阶段,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并且,降成本、减费减税等一系列举措增强企业信心,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同时“双创”也将推动增长等等。
“具体到行业来说,现代服务业空间很大,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旅游、文化传媒、养老等与民生相关、与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产业的增长空间都是很大的。”他说。
此外,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还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