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中国"智造"上半场 配置资源更要配置知识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0-30 00:21:58

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点明了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冯彪    

    ◎每经记者 冯彪

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点明了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中国制造二○二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将对下一个五年经济稳增长有何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智能赶超,突破点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

转型需面向前沿布局

NBD: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稳增长有何影响?

贾晋京:现在一些传统的产业逐渐失去需求,面临升级或淘汰。新兴的产业要去适应前沿需求,在新的空间中创设新需求。这样才能拉动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当前经济稳增长主要是使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如果要实现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就必须要保持6.5%到7%这样一个速度。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型,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NBD:"十三五"时期的中国制造面临哪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贾晋京:我国制造业正从低端逐渐向中高端发展。可以说,与此前比,"十三五"是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也不同,全球发达国家都在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这要求我国制造业开始面向未来前沿领域布局。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已经做大了,"十三五"的任务是做强。

 需掌握运营全球价值链

NBD:有观点认为,像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我国依然面临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的问题,"十三五"应如何突破?

贾晋京: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准突破点。在我看来,对中国来说,完全无法突破的核心高新技术其实不多,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标准的产业生态链。例如民航国产大飞机还没有下线,但是中国造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能力是有的。这说明在技术方面,中国是掌握了的。但是对于民航来说,市场需求不一样,在安全性、舒适度、适航能力等方面有特殊要求,这需要长期的标准积累,相关配套产业链都按统一标准生产,这点在我国还比较难。

NBD:您提到,"中国制造"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如何理解这点?

贾晋京:当前,中国还很少有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未来中国需要运营的是一条全球价值链,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中国基本上没有多少企业能够了解全球的前沿市场,缺乏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全球经营思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都需要在全球配置资源,可以说谁能掌握"配置别人的知识所需的知识"就能获得成功,这比技术方面的挑战会更大。

NBD:"十三五"如何避免原来经常出现的高端产能不足、低端过剩的问题?

贾晋京:以前,如果国家鼓励某些新兴产业,就会有企业蜂拥而上,结果多数没有核心竞争力,例如光伏就出现这种情况。而"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在我看来,并不是国家提倡某个产业,而是划定了技术前沿领域,引导企业去抢占新产生的市场空间。这也需要发展一批具有创造能力、具备全球运营经验的大企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冯彪 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点明了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中国制造二○二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将对下一个五年经济稳增长有何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智能赶超,突破点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 转型需面向前沿布局 NBD: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稳增长有何影响? 贾晋京:现在一些传统的产业逐渐失去需求,面临升级或淘汰。新兴的产业要去适应前沿需求,在新的空间中创设新需求。这样才能拉动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当前经济稳增长主要是使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如果要实现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就必须要保持6.5%到7%这样一个速度。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型,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NBD:"十三五"时期的中国制造面临哪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贾晋京:我国制造业正从低端逐渐向中高端发展。可以说,与此前比,"十三五"是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另外,"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也不同,全球发达国家都在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这要求我国制造业开始面向未来前沿领域布局。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已经做大了,"十三五"的任务是做强。  需掌握运营全球价值链 NBD:有观点认为,像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我国依然面临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的问题,"十三五"应如何突破? 贾晋京: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准突破点。在我看来,对中国来说,完全无法突破的核心高新技术其实不多,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标准的产业生态链。例如民航国产大飞机还没有下线,但是中国造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能力是有的。这说明在技术方面,中国是掌握了的。但是对于民航来说,市场需求不一样,在安全性、舒适度、适航能力等方面有特殊要求,这需要长期的标准积累,相关配套产业链都按统一标准生产,这点在我国还比较难。 NBD:您提到,"中国制造"将实现从制造引领到创新引领、从供应链战略到价值链战略、从全球销售到全球经营的转型升级,如何理解这点? 贾晋京:当前,中国还很少有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未来中国需要运营的是一条全球价值链,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中国基本上没有多少企业能够了解全球的前沿市场,缺乏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全球经营思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都需要在全球配置资源,可以说谁能掌握"配置别人的知识所需的知识"就能获得成功,这比技术方面的挑战会更大。 NBD:"十三五"如何避免原来经常出现的高端产能不足、低端过剩的问题? 贾晋京:以前,如果国家鼓励某些新兴产业,就会有企业蜂拥而上,结果多数没有核心竞争力,例如光伏就出现这种情况。而"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在我看来,并不是国家提倡某个产业,而是划定了技术前沿领域,引导企业去抢占新产生的市场空间。这也需要发展一批具有创造能力、具备全球运营经验的大企业。
中国制造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