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前三季房企发债近2000亿暴增10倍 机构:未达到泡沫化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0-16 21:10:15

数据显示,自2015年初至9月末,房地产企业共发行公司债1950亿,其中公募1542亿,私募408亿。今年三季度,房企公开发行公司债分别为561亿、482亿和250亿,发行额占到全年的85%,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房地产公司债可谓异军突起。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柴刚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柴刚

今年以来,伴随着新《公司债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出台,房地产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幅放量。

数据显示,自2015年初至9月末,房地产企业共发行公司债1950亿,其中公募1542亿,私募408亿。今年三季度,房企公开发行公司债分别为561亿、482亿和250亿,发行额占到全年的85%,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房地产公司债可谓异军突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发债规模不断上升,近期有媒体和市场人士对房地产公司债规模、信用风险等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房企公司债存在"泡沫化"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经有超过60家上市房企抛出公司债发行计划,预期融资高达2500亿以上,而在2014年全年只有15家房企融资成功,金额只有235亿。未来市场若下行,流动性差的公司偿债能力将会恶化;另外,公司债背后的高杠杆风险也不容忽视。

不过,中信建投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当前市场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存在偏见,目前房地产新公司债远未达到泡沫化的阶段,未来预计仍将持续放量,市场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此轮房企发债所带来的融资新常态。

中信建投认为,房企公司债发行节奏渐行渐快,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天时"与"人和"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天时"主要体现在三季度以来的"资产配置荒",市场间充裕流动性所带来的低利率进一步强化了房企优化融资成本的动机,房企成为公司债扩围后的最大受益者。

而"人和"主要体现在政策大幅松绑,新管理办法大幅拓宽了发行主体范围,尤其此前不符合公开发行条件的房企可通过私募债融资,同时审核效率显著提高,小公募主要的审核基本下放至交易所,审核周期最快可缩短至约一个月。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房企发债暴增10倍 房企公司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