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学院

每经网首页 > 商学院 > 正文

李宇嘉:什么因素驱使国人海外背回“中国造”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0-13 00:42:21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消费产品无法做到适销对路、消费公共配套供给不足以及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在境内外消费市场融合的背景下,消费者用脚投票。

每经编辑 李宇嘉    

◎李宇嘉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再次成了刷新国人海外“扫货”记录的“全球黄金周”。日韩、欧美及东南亚海岛等国人中意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消费普遍增长在30%以上,而日本、新马泰等热门国家消费增长在60%~100%。

但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黄金周”境内消费增速却创下2006年以来的新低。以往人满为患、人山人海的国内热点景区开始“冷却”下来。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纳入监测的125个传统热点景区接待游客296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约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和1%(扣除门票涨价后实际收入下滑更明显)。

事实上,“黄金周”境内消费趋冷是我国社会消费增速整体下滑的“缩影”。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2008年的15%下滑到2014年的10%以内。

居民收入增长、旅游消费升级、签证放宽等被认为是消费“外热内冷”的原因。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加到2014年的28844元(约合4500美元),涨了近4倍,年均增速为11.8%,国人自然会选择到国外“开眼界”。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周边游开始增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海外游开始增长。2013年,中国人均GDP就达到6874美元。而近年,海外国家经济疲软,纷纷对中国放宽签证条件、延长签证有效期,加上人民币升值等,这都是推动因素。

问题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基地,“中国制造”行销全球。国内有千年历史或文化的景点也很多。但国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去国外“狂扫”日用品,甚至从国外扛回来“中国制造”?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消费产品无法做到适销对路、消费公共配套供给不足以及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在境内外消费市场融合的背景下,消费者用脚投票。

近年来,随着收入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日用品消费的质量和性价比,旅游消费讲究舒适度,休闲、度假式消费快速增长。但是,在长期“出口导向”下,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加上国际标准倒逼,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产品,价格、性能和环保标准等大都优于国内。比如,国人从日本背回来的手表、电饭锅、马桶盖是中国制造的,但质量和性价比却高于国内产品。

目前,我国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而收入水平低的群体占比大,中等收入者占比不高,这使得刚性需求的日用品生产标准难以提高(典型如环保标准)。“良币驱逐劣币”由此产生,日用品整体消费环境较差、质量不高以及价格欺诈等现象时有出现。

相比日用品消费,旅游消费属于典型的“服务消费”、“无烟消费”,更讲求消费环境、消费质量以及消费维权。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走出去”的旅游初级消费已经式微,而自驾游、自由行、个性化定制游等休闲、度假式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而国内现有的旅游产品、线路、景点等供给,还停留在传统的“开眼界”层面,旅游公共配套(如交通无缝接驳、廉价酒店、卫生间等)供给不足。特别是旅游消费维权成本高(如青岛“天价虾”事件)已成最大顽疾。

随着国内外交流日渐频繁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外消费和旅游在性价比上的差异一目了然,国内消费或旅游负面事件等经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产生蝴蝶效应。

综上所述,日常消费和旅游消费“外热内冷”并非是一时现象,而是常态,这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后的消费升级。无论是日用品消费,还是旅游消费,未来国内外消费市场融为一体,这样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不缺消费者和消费潜力,也不缺能工巧匠,更不缺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古迹,缺的是较低的消费成本、必要的消费维权诉求、齐全廉价的消费公共服务配套以及满足升级的消费产品。

如果能从上述四方面重塑消费环境,内需不振、消费增速下滑、消费“外热内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李宇嘉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再次成了刷新国人海外“扫货”记录的“全球黄金周”。日韩、欧美及东南亚海岛等国人中意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消费普遍增长在30%以上,而日本、新马泰等热门国家消费增长在60%~100%。 但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黄金周”境内消费增速却创下2006年以来的新低。以往人满为患、人山人海的国内热点景区开始“冷却”下来。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纳入监测的125个传统热点景区接待游客296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约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和1%(扣除门票涨价后实际收入下滑更明显)。 事实上,“黄金周”境内消费趋冷是我国社会消费增速整体下滑的“缩影”。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2008年的15%下滑到2014年的10%以内。 居民收入增长、旅游消费升级、签证放宽等被认为是消费“外热内冷”的原因。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加到2014年的28844元(约合4500美元),涨了近4倍,年均增速为11.8%,国人自然会选择到国外“开眼界”。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周边游开始增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海外游开始增长。2013年,中国人均GDP就达到6874美元。而近年,海外国家经济疲软,纷纷对中国放宽签证条件、延长签证有效期,加上人民币升值等,这都是推动因素。 问题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基地,“中国制造”行销全球。国内有千年历史或文化的景点也很多。但国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去国外“狂扫”日用品,甚至从国外扛回来“中国制造”?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消费产品无法做到适销对路、消费公共配套供给不足以及消费成本居高不下,在境内外消费市场融合的背景下,消费者用脚投票。 近年来,随着收入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日用品消费的质量和性价比,旅游消费讲究舒适度,休闲、度假式消费快速增长。但是,在长期“出口导向”下,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加上国际标准倒逼,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产品,价格、性能和环保标准等大都优于国内。比如,国人从日本背回来的手表、电饭锅、马桶盖是中国制造的,但质量和性价比却高于国内产品。 目前,我国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而收入水平低的群体占比大,中等收入者占比不高,这使得刚性需求的日用品生产标准难以提高(典型如环保标准)。“良币驱逐劣币”由此产生,日用品整体消费环境较差、质量不高以及价格欺诈等现象时有出现。 相比日用品消费,旅游消费属于典型的“服务消费”、“无烟消费”,更讲求消费环境、消费质量以及消费维权。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走出去”的旅游初级消费已经式微,而自驾游、自由行、个性化定制游等休闲、度假式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而国内现有的旅游产品、线路、景点等供给,还停留在传统的“开眼界”层面,旅游公共配套(如交通无缝接驳、廉价酒店、卫生间等)供给不足。特别是旅游消费维权成本高(如青岛“天价虾”事件)已成最大顽疾。 随着国内外交流日渐频繁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外消费和旅游在性价比上的差异一目了然,国内消费或旅游负面事件等经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产生蝴蝶效应。 综上所述,日常消费和旅游消费“外热内冷”并非是一时现象,而是常态,这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后的消费升级。无论是日用品消费,还是旅游消费,未来国内外消费市场融为一体,这样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中国不缺消费者和消费潜力,也不缺能工巧匠,更不缺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古迹,缺的是较低的消费成本、必要的消费维权诉求、齐全廉价的消费公共服务配套以及满足升级的消费产品。 如果能从上述四方面重塑消费环境,内需不振、消费增速下滑、消费“外热内冷”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制造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