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带一路”带动农业走出去 种植业有5000亿元市场

每经网 2015-06-02 00:43:14

5月31日,在“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但需注意到农业对外投资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的阶段性弱势。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一带一路”穿过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有60多个国家农业资源丰富。这给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5月31日,在“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但需注意到农业对外投资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的阶段性弱势。

中信证券高级农业分析师刘洋在会上指出,将“一带一路”沿线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成4个梯队来分析的话,合作种植业至少存在5000亿元合作空间,养殖业有2000亿元合作空间,三大粮食作物种子的合作空间则达到了15000亿元。

对外农业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

农业“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十多年时间,但仍未能避免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的阶段性弱势。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冯勇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上来看并不大,单笔投资规模仅为200万美元左右,同时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处于元年阶段,统计下来约在400多家企业,所以目前农业对外投资元年的基本特征即为地域集中规模不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初期主体是企业,核心是要提高其在全球农业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应该说“一带一路”给我们农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一个框架。

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之下,近年来对外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投资机构在境外投资设立了的农业企业总量是443家;2009到2013年,农业对外投资的资金累计金额已经达到49.49亿美元;2010年到2014年,我国涉农海外并购高达185亿美元。

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对外农业仍存上升空间。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杨易在解读数字时表示,非金融农业投资存量规模逐步扩大,存量的总体占比降低,截至2013年底,对外农业累计额达到39.56亿美元,存量提高但是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不足。

设大型农业“走出去”试点项目

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认为,“一带一路”是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对于企业而言,根本出路在于资源整合,让农业走出去,也是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方面。比如通过境外农业开发,农产品运回国内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市场供应问题,也帮助当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此前不久,杨易在新疆调研农业企业“走出去”时发现,多数企业因缺乏“走出去”的系统规划,融资渠道单一,限制了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速度。

杨易认为,当前实施农业“走出去”,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重要农产品供应的需要,也是调结构、转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国内农业生产资源短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需要。

那么该如何做好农业“走出去”呢?杨易认为,做好农业“走出去”的工作,一是要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省级农业“走出去”规划和重点区域、重点国别的规划;二是针对中央制定的政策、机制不能落地、碎片化等问题进行政策创设的研究;三是设立大型农业“走出去”试点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管理、服务等全方位支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雯发自北京 “一带一路”穿过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有60多个国家农业资源丰富。这给中国农业“走出去”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5月31日,在“2015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但需注意到农业对外投资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的阶段性弱势。 中信证券高级农业分析师刘洋在会上指出,将“一带一路”沿线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成4个梯队来分析的话,合作种植业至少存在5000亿元合作空间,养殖业有2000亿元合作空间,三大粮食作物种子的合作空间则达到了15000亿元。 对外农业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 农业“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十多年时间,但仍未能避免分布散、规模小、企业少的阶段性弱势。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冯勇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规模上来看并不大,单笔投资规模仅为200万美元左右,同时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处于元年阶段,统计下来约在400多家企业,所以目前农业对外投资元年的基本特征即为地域集中规模不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初期主体是企业,核心是要提高其在全球农业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应该说“一带一路”给我们农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好的一个框架。 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之下,近年来对外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投资机构在境外投资设立了的农业企业总量是443家;2009到2013年,农业对外投资的资金累计金额已经达到49.49亿美元;2010年到2014年,我国涉农海外并购高达185亿美元。 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对外农业仍存上升空间。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杨易在解读数字时表示,非金融农业投资存量规模逐步扩大,存量的总体占比降低,截至2013年底,对外农业累计额达到39.56亿美元,存量提高但是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不足。 设大型农业“走出去”试点项目 在“一带一路”战略刺激之下,今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元年。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认为,“一带一路”是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对于企业而言,根本出路在于资源整合,让农业走出去,也是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方面。比如通过境外农业开发,农产品运回国内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市场供应问题,也帮助当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此前不久,杨易在新疆调研农业企业“走出去”时发现,多数企业因缺乏“走出去”的系统规划,融资渠道单一,限制了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速度。 杨易认为,当前实施农业“走出去”,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重要农产品供应的需要,也是调结构、转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国内农业生产资源短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需要。 那么该如何做好农业“走出去”呢?杨易认为,做好农业“走出去”的工作,一是要进行战略规划,包括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省级农业“走出去”规划和重点区域、重点国别的规划;二是针对中央制定的政策、机制不能落地、碎片化等问题进行政策创设的研究;三是设立大型农业“走出去”试点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管理、服务等全方位支持。
一带一路 种植业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