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赵江林:九成进口关税将逐步取消 中韩有根基共谋“深发展”

2015-05-04 01:20:47

中韩自贸协定(FTA)生效后20年内,韩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92%的关税,中国则取消韩国产品91%的进口关税。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中韩自贸区又像是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两个东亚经济大国更紧密地系在一起。今年2月25日,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中韩自贸协定(FTA)生效后20年内,韩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92%的关税,中国则取消韩国产品91%的进口关税。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中韩自贸区带来的是更便宜的韩国商品;对某些中韩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一块更加开放的市场,中韩自贸区谈判完成是两国利益诉求的结合点。

除了耳熟能详的韩剧、化妆品,韩国在经济实力上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中国和韩国在产业角度有何互补性?中韩自贸区会不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冲击?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江林。

韩国经济具备竞争力

NBD:韩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上,是什么样的角色?

赵江林:就韩国本身来讲,其发展规划是想做一个中强国。韩国清楚自己的国土规模、人口规模以及经济规模,最后就算做得再大,也会受到这些条件影响。所以,韩国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强国,即不能把其看成一个小国,而是要看成一个中等国家。

现在有了参照对象,中国在变强大,周边的国家好像显得不是很有光辉。但实际上,韩国还是有它的位置,需从不同角度来看。从技术角度,韩国在亚洲还是很强的,仅次于日本。这么多年,韩国的地位都没有变。韩国把在技术上赶超日本作为努力方向。而技术本身代表着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韩国排在亚洲前列。

人均收入方面,韩国仅次于日本、新加坡。2014年,韩国人均收入预计达3万美元,在亚洲处于前列。

从经济规模看,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变大,从相对角度来讲,韩国在整个地区的比重没有太大变化。不过,韩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和贸易规模取得一定地位,属于地区对外投资的大国。

NBD: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对外贸易国,以您学者的视角,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对双方意味着什么?

赵江林:韩国在经济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国,中国市场对韩国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如果考察中国周边国家,韩国是唯一一个在经济上对中国需求非常强烈的国家。

中国和韩国的关系走到现在这个程度,中韩自贸区是对两国关系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一个制度安排,一旦上升到制度层面,就不是一般的经济关系了。两国很强的政治互信、战略互信,体现了很多政治、安全层面的东西。

中韩谋求深度发展

NBD: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韩关系有哪些新进展?

赵江林:过去十年,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应该是中国外交政策比较成功的表现。除了中国外交政策外,还源于韩国的发展需要中国这个经济大国。

中国对韩国的战略需求也有很多,因为韩国的技术最贴近中国。另外就是贸易关联,比如中国大量进口韩国产品。从安全的角度,中国也需要韩国这样一个近邻,把它作为朋友来对待。应该说中韩双方对彼此的需求,从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的角度,都处在一个高峰期。

NBD:您觉得中韩在哪些产业上存在互补性?除了汽车、化妆品、文化艺术品等领域外,还有哪些?

赵江林:其实,你提到的产业都可以有表现。在这些产业中,肯定是彼此需要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一直在进口韩国的一些中间产品。中国和韩国形成了一种产业链条的关系。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东亚的生产结构,中国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进口原材料,加工组装后向美国和欧洲地区出口。今天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和韩国这种传统的产业关系已经有所脱离。现在是在建立中韩彼此需要的关系,这是2008年之后,中韩关系发生的特别大的一个变化。产业基础变化后,韩国对中国市场依赖、中国对韩国技术依赖,实际上反映了中韩关系在经济上、战略上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NBD:具体产业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赵江林:中国需要韩国的技术、零部件等比较高端的东西,同时也在进口韩国的消费品,比如化妆品、汽车等。反过来,韩国也在进口中国的消费品。所以,中韩关系在发生一些质的变化。以前,中韩关系是东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但现在中韩互为市场。

韩国的近期发展战略,做的大多是生命科学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走在前面。韩国的市场并不大,所以一定要走出去,中国是其最大的潜在市场。

中国也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韩国的某些高端产品一定程度上面向中国市场。中国的技术分布比较均匀,中低端到高端都有所兼顾,比如核能、高铁,所以中国与韩国在高端产业上也有合作空间,也处在互为需要的层面。

协定或冲击个别产业

NBD:中韩自贸区建立后,中韩经济往来会有哪些便利?

赵江林:理论上来讲,任何自贸区都会创造贸易条件,也会带来其他好处。实际看,关税税率在降低,产品成本在下降,还有就是促进中韩互为需要的产业关系。

中韩可以建立彼此需要的关系,中韩自贸区建立以后,一定会固化或者提升这种关系。产业关系稳定之后,就稳定了双方战略关系的经济基础。中韩自贸区其实是在为中国加入TP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做准备。中国是在签订一个高水平的贸易区安排,证明中国有能力加入TPP。

韩国一定会加入TPP,所以中国其实是给自己留了一个通道。在我看来,中韩自贸区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地区角度都是不错的选择。

NBD:中韩除了互补性,还存在一定的互斥性,中韩自贸区签订后,是否会对双方的某些产业产生一定冲击?

赵江林:肯定存在一定互斥,尤其对于韩国来讲,其中低端的一些产业会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对中国来讲,中高端产业会受到韩国影响。两国经济基础不同,所受到影响也不同。但是,从目前签订的协定来看,这些冲击都不是特别大,可能对某些行业有较大影响,比如关税优惠幅度比较大的或者新开放的领域。

总体来讲,正面影响肯定大于负面,而且负面只是暂时性的。中韩企业要在新的制度和竞争环境下进行调整,不能忽略企业本身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应太消极。某个企业可能会受损,但从整个行业来讲,企业还是会调整的。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中韩自贸协定为双方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企业的竞争是在同一个起点上。我觉得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长期来看,负面影响很低。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

2014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2354亿美元

中国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

2014年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1453.3亿美元

中国是韩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2014年韩国从中国进口总额900.7亿美元

中国是韩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2014年韩对华实际投资累计598.2亿美元

韩国是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2014年中韩人员来往超过1000万人次

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2014年韩国在华留学生约6.3万人中国在韩留学生约5.6万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韩 进口关税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