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解读CPI下降后的廉价猪肉:不见得是好事

每经网 2015-02-10 11:21:10

中国上次月度CPI不足1%发生在2009年11月,当时正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增长侵蚀最为严重的时候,所以刘阿姨们,长点儿心吧,猪肉太便宜可不见得是好事。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今天上午(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个数据,1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该怎么看这组数据?

春节快来了,年味也浓了。

家住河北秦皇岛的刘阿姨家里自制了好多风干腊肠,有广味的,有川味。广味的偏甜,吃起来口感好,但多吃会感觉油腻,而川味的……。

说正事,刘阿姨家里为什么要自制好多风干腊肠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猪肉价格太便宜了。刘阿姨说,现在一斤猪肉价格才11块钱,便宜的让人觉得不做点儿腊肠都对不起这个肉价了。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CPI统计体系中,猪肉价格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餐桌安排。

刘阿姨还回忆并感慨说,2011那会儿,猪肉将近20块一斤,家里炖一次红烧肉都要琢磨琢磨,四年下来,工资翻倍了,猪肉价格腰斩了,为啥不多做点腊肠呢。

那时的CPI是多少呢?2011年7月CPI同比上涨6.5%,是近79个月的最高点,而上个月的CPI今天(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数值只有0.8%。

中国上次月度CPI不足1%发生在2009年11月,当时正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增长侵蚀最为严重的时候,所以刘阿姨们,长点儿心吧,猪肉太便宜可不见得是好事。

听听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怎么说吧,“需要关注由于CPI涨幅下降而导致的通胀预期变化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较为普遍的通缩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开始产生抑制投资和推迟消费的影响,则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物价跌落至1%之下

2015年1月的物价创下近62个月新低,并且也是这么长时间以来首次跌回至1%以内。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分析其个中原因后,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因素都指向一个字,跌。

今年冬天在北方的童鞋们是不是感受到格外暖和,不用裹着厚厚羽绒服出门了,好吧,物价就因此而下跌。

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响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从去年12月份上涨7.2%变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这三类食品合计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43个百分点。

今年春节特别晚,大家还在苦苦等待回家过年啊,好吧,1月CPI也在等过年。

国家统计局人士分析,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如服务价格今年1月份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13个百分点。

昨天你加油了么?虽然成品油价格难得迎来一次上涨,但按1月全月来看,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上面三个因素是共同导致了1月CPI的格外低迷,据测算,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0.58个百分点,约占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八成。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猪肉价格比去年低,猪肉价格下降5.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再次提醒刘阿姨,这可不见得是好事,理由下面讲。

PPI同比大降4.3%

笔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刘阿姨只知CPI,果然不知PPI,但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和机构们目前更加关注后者。

1月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这一指数已经连续35个月呈现出负增长走势,早已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并且仍然在不断刷新着纪录。

前述国家统计局人士分析称,受国际油价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今年1月国内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降幅加深。

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四个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7%、11.5%、32.9%和6.7%,分别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9、0.9、0.5和0.5个百分点,合计影响约2.8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5%左右。

处于三期叠加期的中国,CPI有与人工成本密切相关的服务类商品支撑,居民消费价格很难出现负增长局面,但工业品价格的持续通缩会侵蚀企业的利润率,并且直接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久而久之,会使得实体经济低迷,工人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接近决策层人士曾告诉记者,三期叠加期,中国生产能力出现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引起了物价的下跌,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包括房地产等领域,都出现了收缩,相应地出现了通缩的周期性问题。

这是一个转型阶段避不过的问题,但前期刺激政策在2014年出现收缩,M2增速有所降低,并且由于金融体系此前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受到波及的不光有银行,还有企业,地方债务平台、房地产等,由于去杠杆和挤泡沫导致的金融机构惜贷等也引起了信用紧缩。

并且,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十分不给力的连连下跌,这又使得中国实体经济存在输入型通缩压力。

政策还要再添把柴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锡康上个月在一个经济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央行应该将重心从防范金融风险转向应对低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表示,通缩与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产生破坏力,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好在我国当前通缩还是轻度的,而且对前期高通胀和价格泡沫具有一定的矫正性。形成通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通缩的政策措施应综合考虑。

有观点认为,物价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直接联系,目前货币政策偏紧是导致物价下行态势持续的主因。

上周,央行已经很给力的普降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报告称,从对冲流动性萎缩的角度而言,此次降准的环境与前两轮已经大不相同,效能并不会特别明显。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是央行下一阶段施政的重点,在全面降准+定向宽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息只是时间问题,预期节后降息的步伐将会跟上,且大概率是对称降息。

对比政策历史,上次物价跌至1%之下时的2009年,国家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并很快扭转了物价通缩局面,但其后续影响也显而易见。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明确告诉记者,上周降准恰恰是为了保持货币政策的中性或稳健性,而不是要搞大规模刺激、大水漫灌。另外,此次降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农发行和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农商行定向降准,体现了金融政策对支持结构调整的高度重视。

张其佐说,归根结底,坚定地全面深化改革是克服当前困难的要点,改革是杀手锏。没有改革,都是空话。他认为,虽然当前改革的力度已经很大了,但过去积累的问题太多,难度太大,所以就显得非常迫切,很多改革都需要破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