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托底稳增长 地方急寻投资“钱途”

2014-12-28 20:54:3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在稳增长与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下,2014年地方政府日子并不好过。

10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明确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在稳增长压力下,2015年投资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也需要在“钱途”上动些脑筋。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曾明确表示,对于一些收益较好、较稳定,而且未来收益渐涨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更多通过公私合作,即目前热门的PP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地方财力明显受限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全国财政收入129595亿元,同比增长8.3%。反映经济冷暖的税收收入增速,前11月仅为7.5%。2014年财政收入增速有可能出现23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尽管如此,2014年地方政府所规划的稳增长举措多与花钱相关。

比如黑龙江省政府所出台的“促进经济稳增长”65条举措,推出了超过3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安排在2014、2015年实施,其中绝大多数投资都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2014年,防控地方债务风险也有大动作。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统计数据,地方政府性债务从2010年底的10.7万亿元增至2013年6月的17.9万亿元。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3号文”的原则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开前门”,“关后门”。新的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发行地方债。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规模进行审批。

他说,在新制度下,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企业或融资平台来筹集资金。

广发证券报告称,为了维持自身的债务循环,稳定辖内经济和金融稳定,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存在显著刚性,一旦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出现问题,势必直接导致总需求层面明显萎缩。

寻找新“钱途”

虽然投资存在效率下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但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消费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投融资改革也提上日程,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等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多地也正加紧推出政企合作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2014年推出的PPP项目已达近8000亿元,政企合作的大幕正逐渐拉开。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PPP模式将引入海量社会资本,原则上只要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就能够借助社会资金对其进行投资,不再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规模的约束,规模由“有限”变为“无限”。

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PPP模式在铁路、公路、轨交、体育馆、医院、市政环保、地下管网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地方政府对于这类项目的兴趣也很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