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

每经网首页 > 基金 > 正文

火眼金睛识别伪创新 公募未来创新空间仍广阔

2014-12-28 20:51:3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宋双    

每经记者 宋双

创新是有成色的,有货真价实的创新,也有伪创新。2014年基金业还有一大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期部分成色不足的创新产品遭遇了风险的集中爆发——短期理财被迫清盘,浮动费率基金等产品被迫转型。

不过,《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公募行业创新提供了许多方向,可以说,公募未来的创新空间相当广阔。

“伪创新”2014年集中爆发风险

2014年尽管基金创新不断,但也迎来了风险的集中爆发。公募行业2014年首次出现基金清盘,同时还有大批基金申请转型,其中包括融通2013年创新成色很高的首只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对市场的冲击也不小。

首先尝到“恶果”的是短期理财基金。短期理财基金是公募行业2012年的重要创新,基金公司随后一拥而上、如获至宝。不过,2014年8月,汇添富旗下短期理财基金汇添富理财28天提出清盘;2014年11月,工银瑞信旗下货币基金工银瑞信安心增利也将清盘提上议程;12月,大摩华鑫货币和富国7天理财宝也宣告清盘。

究其原因,与公募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短期理财基金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收益率相比债券基金也没有优势,产品设计明显“鸡肋”,创新成色不足,因此迅速走上下坡路,百亿规模多数已成过眼云烟。

2014年申请转型的基金很多,但其中创新失败、被迫转型的代表毫无疑问是融通通泽。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30日,于2014年8月30日结束第一个运作周期。在第一个运作周期结束之前,融通便召开持有人大会寻求转型的可能性,因为其并未完成当初8%的目标收益率。所谓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即是当累计净值连续三个工作日不低于1.1元或者一年封闭期到期,基金就将会主动清盘。该基金同时结合了费率改革,即清盘时如果基金的累计收益小于3%,融通将不会收取管理费。显然,融通这只基金首个运作周期便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以转型收场。

未来创新空间相当广阔

当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公募基金创新太难之时,2014年6月份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可谓是一剂良药。

该《意见》亮点众多,例如,针对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同质化较为严重,且股东权力过大、基金公司管理层控制程度低,管理层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资产管理机构”,鼓励基金管理公司上市与并购重组;积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降低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推动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适时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

关于基金公司上市,汇添富已经在2013年启动改名计划,将公司改名为“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暗示其正在启动股份制改革,为未来上市铺路。此外,2014年公募基金公司股东已有PE和自然人加入,如果进一步放宽外资49%的持股上限,那么未来或许会有外资全资公募基金公司出现,与现有的基金公司进行竞争。

不仅如此,管理层还要求“稳妥推进与境外市场的基金产品互认,支持境内外交易所交叉挂牌基金产品;鼓励投研模式多样化,支持团队投资管理模式的应用”。目前事业部制已经在基金公司中开始兴起。

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管理层尤其提出要“研究推出商品期货基金、不动产投资基金、基金的基金(FOF)品种”;同时支持公募基金依法参与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及衍生品等投资。鼓励业务创新,提出“拓展业务范围,鼓励探索定制账户管理、多元经理管理(MOM)模式创新”;并且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等。

对于“老鼠仓”行为,该《意见》明确,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重大违规风险事件问责机制”。也就是说,基金公司也要对“老鼠仓”事件承担应有的责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