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

每经网首页 > 基金 > 正文

记者观察:基金经理如何“念经”

2014-12-01 00:59:1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瑞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瑞 发自北京

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失的窘境越发突出。截至11月初,共有175位基金经理离职,而2012年、2013年全年的基金经理离职数分别为111位和136位,涉及的公司数占当时基金公司总数约60%。今年较去年高10个百分点,意味着基金业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同时,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更(包括增聘、调整)共发生了1069起 (基金A、B、C分开算),差不多每天都有3~4起变更,也意味着逼近三成的基金“掌门人”发生位移。2010年~2013年全年分别为424起、465起、579起和888起。

基金经理大幅变动背后,是老生常谈的股权激励问题、公募行业制度僵化、证监会力查老鼠仓、创业、股市好转导致基金经理大量奔私等原因。

随着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推进,金融企业的人才竞争已经跨越所属子行业,基金经理的跳槽方向除公募基金公司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私募、券商、保险资管等,尤其是一些资深基金经理,纷纷选择“下海”创业。

老的基金经理离去,大量的年轻血液流入公募基金行业,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有着年轻化的趋势。业内人士解释,一方面,许多基金公司的成立时间并不长,而随着中国基金业的爆发性增长,基金业人才缺口很大,特别是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更是少之又少。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最近15年内,基金行业共有710位基金经理离开,同时有1535人进入这一行业任职基金经理。同花顺统计显示,从基金经理绝对数量来看,2012年、2013年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815位和935位,年增长率分别为18%、15%。

与此同时,随着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数量的增加,对基金经理的需求也相应加大,基金经理岗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基金经理人数的增加速度明显低于产品增加速度,“一拖多”现象越来越盛行。数据显示,2011年基金经理人均管理1.3个产品,2012年人均管理1.4个产品,2013年人均管理1.7个产品,2014年以来人均管理达到了1.8个产品。

显然,整个基金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对于当前“70后”、“80后”、甚至是“90后”基金公司来说,更是发展的瓶颈所在,如何破局,如何突围,这些年轻的基金公司仍然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