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重塑世界经济新角色 海外投资大蓝图浮现

上海证券报 2014-11-07 09:05:38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中国重塑世界经济新角色

⊙记者 梁敏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在APEC领导人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通过这一实实在在的行动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已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建设做好了准备。

中国打造世界经济新角色

这次在中国举办的APEC会议的主题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以及“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

巴西圣保罗大学亚洲经济专家马谢罗说,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上的共赢将使亚太地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进,有助于亚太一体化进程。

“中国对亚太经济一体化可以发挥两方面作用:加大对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周边国家一个主要市场,中国经济担负着地区增长中心角色。”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侃如说。

事实上,中国在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继首倡了“一带一路”建设后,又确立了互联互通先行的行动纲要。

10 月22日,APEC 财长会议重点讨论了促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合作的问题。

11 月5 日,APEC领导人会议周开始,“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位列会议三大议题之一。而据外交部部长王毅透露的议程,针对互联互通的会谈成果,此次会议将发布《APEC互联互通蓝图》,公路、铁路、航路全部规划在内。

11 月8 日,也就是APEC 第26 届部长级会议最后一天,习近平将出席并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该会议将构筑亚太地区互联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APEC 会议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上的主要经济体,互联互通的对象也确定。

专家指出,这些主张和行动,将深刻改变区域经济的增长态势,也将重塑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

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战略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

在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顺应全球发展格局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长远培育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平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建平说。

与此同时,这一倡议也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北京大学教授沈体雁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一条“经济发展带”,还是一条人类文明交融创新的“文明带”。

据商务部专家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比较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路况差、安全隐患大;一些国家之间铁路技术标准不统一,运输周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海上航道安全问题频发,海上运输信息合作水平不高。这种滞后状态既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瓶颈,也是建设的机遇和重要内容。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帮助有关沿线国家开展本国和区域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共同推进前期预研,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边利益的项目清单。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一批有利于沿线国家民生改善的项目。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中国及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双赢的选择。兴业证券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有钱、有过剩产能,而众多发展中国家有大量投资需求但缺乏资金。因此,中国通过供应商融资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外汇资产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通过给新兴市场提供资金拉动其增长,从而带动自身过剩产能的消化。”

中国海外投资大蓝图浮现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核心的中国海外投资大蓝图正在借着北京APEC会议契机浮出水面。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将之视为中国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自那时起,海外投资的路线图就已经延展开,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谈及“一带一路”时都强调“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时,中国特别注重资本输出平台的建设,这一点从几个标志性事件的推进就可窥端倪。

7 月15 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正式签订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金砖国家首度采取明确行动重塑由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10 月24 日,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股东。该行将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11月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又提出设立丝路基金,利用国内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而再早之前的人民币国际化也为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业内人士称,互联互通还将反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

“今年是中国的投资元年,中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只要国内和国外投资不脱离实体经济,就不会像美国和欧洲那样出现经济空心化。”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对上证报记者说。

与实体经济挂钩,中国海外投资大蓝图框定基础设施投资,鼓励先进制造业“走出去”。10月份,南车北车合并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铺好了路,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3日下午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也对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很重要,非洲的需求量很大,一定意义上讲,你的过剩产能是优质产能,用融资租赁的办法,还能带动当地就业。”

原文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1107/014620754164.shtml

责编 赵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