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

每经网首页 > 商讯 > 正文

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李蘅:版权业健康发展 关键在与金融嫁接

2014-09-16 01:15:05

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的话来说,版权创新可以理解为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版权论坛创始人、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李蘅的赞同。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江然 实习记者 丁舟洋发自成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江然 实习记者 丁舟洋发自成都

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的话来说,版权创新可以理解为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版权论坛创始人、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李蘅的赞同。

本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亮点之一就是,极力促进从业者相互间合作,着力针对版权与金融创新、版权与科技创新等当前版权热点进行深层次交流对话和研究探讨,为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解决“项目难找、资金难寻”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让“版权创造财富”?李蘅在昨日(9月15日)开幕的国际版权论坛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版权和金融的嫁接是最关键的。”

先行者已获近百亿授信

目前中国版权产业成果转化尚在路上,一些观点甚至认为还没有真正起步。

李蘅表示,“各个行业都很重视,成果间的相互转换、借助交易平台的转化虽然没有十分完善、完全,但都在尝试。”在她看来,虽然中国版权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版权登记制度并未完善到人尽皆知的状态,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依然有很多课题要做。”

推动版权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李蘅认为需三方面共同努力,“版权产业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全社会努力;其次是推动相关制度完善;第三,从企业到行业,应该有先行者突破和尝试。”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版权与金融的结合。“版权与金融嫁接是关键,这是一种主动的态势,仅谈保护就会被动。”

据李蘅介绍,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4年努力,对版权与金融的结合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于去年推出了“版贷通”金融服务项目。

“版权与金融相结合,简言之就是两个环节。”李蘅告诉记者,“首先是对版权进行价值评估,在央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商业银行融资产品成熟且如期实施的前提下,帮助中小企业、小微文创企业、轻资产企业,用版权或成果做融资。”

自去年该金融服务运行以来,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已经成功获得11家银行共计近百亿元的授信。

李蘅告诉记者,“版贷通”运行时,会在版权资产的处置上提出相应手段,比如回购、担保。对于很好的项目还可以发行信托、基金。她表示,“目的在于把风控手段发挥到最大,把风险降到最低。”

版权经纪人制度大有空间

昨日的论坛上,受到格外关注一个话题即为“版权经济人制度”,多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提到这一创新。

在李蘅看来,对于中国版权产业,版权经纪人制度具备尝试的领域和空间。“中国版权经纪人制度尚不完善,在发达国家这项制度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国版权经济人制度迟迟无法规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的缺失。“持证上岗、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能给客户相应专业服务的人才,国内目前是缺失的。”李蘅直言。

据她透露,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目前正在尝试做这方面工作,加大对版权经纪人和版权产业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借鉴发达国家的精华部分,整合资源,中国版权经纪人制度大有空间。”

在李蘅看来,“业内普遍的问题是没有脚踏实地,对业内的人才培养应该做详细、循序渐进的规划。”

此外,李蘅强调了整合资源能力以及秩序建立的紧迫性。“在行业已有经验教训的时候,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说法已不太正确,行业太需要秩序建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