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结构调整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线

2014-06-27 00:43:43

数据背后,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得哪些成效?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发自北京

6月接近尾声,2014年已过一半。这半年里,“稳增长,调结构”一次次登上报纸头条,“微刺激”成为网络热词。

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进行了两次定向降准;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4月回落1.7个百分点;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35城房价出现环比下跌,而同时全社会用电量、出口等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暖。

数据背后,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得哪些成效?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

5月份经济数据已出炉,PPI、制造业PMI、出口等指标环比回暖。

然而,对于媒体报道的“克强指数”(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回暖,袁钢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时表示,5月份回暖的几项经济指标是间接性的、运行性的,产业指标并没有实际的好转。

不过,袁钢明表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回落,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正确的,只要保持M2合理的增速守住下滑底线就可接受。

产业指标并未实际好转/

NBD: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出口等数据较前几个月有所好转,您怎么看待这个变化?

袁钢明:5月PPI同比下降1.4%,降幅环比减少0.6个百分点,采矿业、有色金属、钢铁等原本降幅很大的工业产品降幅明显缩小,这说明曾经造成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因素有所减缓。

另一个增长明显的指标是出口,5月出口1.2万亿元,由前4月的下降4.8%转为增长5.4%。之前出口总额下降,说明国际复苏对中国的出口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5月份出口总额上升,是因为我国的政策变化。

NBD:您认为这和“微刺激”的关系有多大?

袁钢明:这两个指标的上涨都可以归结到“微刺激”,我认为上述两个指标的改善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放松。最近两个月,央行两次定向降准,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因为之前我们的货币政策太紧,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需,都出现了因为资金不足造成的产能下降,经济下滑。前段时间对出口企业加大融资支持,才有了好转的情况。

5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50.8%,环比上涨0.4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上升较高,说明需求上升了。再看货币量,M2增速从4月的13.2%上升到13.4%,说明货币放松产生了显著作用。

NBD:5月经济数据公布后,有媒体称“克强指数”回暖,您怎么看?

袁钢明: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准确。首先,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3%,但水平仍较低,合理的情况下电力增速应该比GDP增速快一点,起码应该同步,而现在两者关系还是倒挂的。

其次,5月份铁路货运延续了今年前4个月的低迷态势。铁路货运和煤炭密切相关,今年煤炭产量和价格的增速都在放缓,这些都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目前从3个“克强指数”来看宏观经济,我认为增长下滑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前面提到的几个有所改善的经济指标都是间接性的、运行性的,而产业指标、增长数据这些终极的、直接的指标并没有实际的好转。

比如,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8%,环比没有明显变化,其中大多数产业都保持在8%左右,但曾经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产业,比如采矿业、煤炭业、有色金属等增长非常低,而这些行业和房地产、投资联系紧密。此外,同样与房地产联系紧密的工业机械也遭遇了增长下降。

适度下滑可接受/

NBD:目前的增长放缓还处在预设的区间内,会造成什么影响?

袁钢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出现矛盾,这是结构调整中的回落,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正确的。造成回落的两大因素,一是投资比重开始缩减,二是房地产出现下滑,这两点都非常正面。

我们首先要判断,房地产的下滑能不能被非房地产产业等其他因素抵消?我认为这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允许并创造条件,让房地产产业能够平稳地回落,同时鼓励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等非房地产产业发展,弥补房地产下滑的冲击。

NBD:5月份制造业PMI上涨幅度较大,和这个有关系吗?

袁钢明:目前钢铁、水泥、有色等许多跟投资有关的产业都出现了回落。不过,这也有好处,可盘活经济,让资金从投资项目上分散出来灵活运转,在投资回落的同时盘活中小企业。

此外,前些年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相关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现在房地产行业下滑,相关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我们应把房地产行业、投资回落所造成的经济下滑看做有利的调整,只要不过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可接受。

NBD:什么是合理的范围?

袁钢明:回落太厉害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大批企业亏损、破产,金融方面大面积坏账。所以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线。

守住底线靠货币合理增长/

NBD:怎么守住经济下滑的合理范围?

袁钢明:唯一的办法是保持货币的合理增长。货币政策应该创造经济正常运转,企业不发生资金链断裂,宏观经济不发生危机。

在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

目前我国的货币量确实过多,可能造成金融风险,超发的货币变成企业负债,在高负债率、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风险较高。所以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必须降低负债率,降低货币量。

要缩减货币存量,就要使货币量增速低于GDP增速,但目前我国名义GDP增速约9.5%左右,仍低于M2约13%的增速。

然而,去年6月,M2同比增长了14%,增速比5月份下降1.8个百分点,月底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0%,沪深股市大跌,物价出现波动。货币量是否合适应该看经济增长、物价及金融市场的情况。当M2下降到14%以下,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紧张等问题就出现了,所以从各种指标来衡量,中国目前的M2增速不应低于14%。

定向降准可解决结构性问题/

NBD:这听起来很矛盾,M2合理增速应怎么解决?

袁钢明:按货币目标,M2增速应下降到9.5%以下才合理,而按经济增长目标,M2增速应保持在14%以上。这种矛盾要分析清楚,宏观调控既要增长和就业,又要防通胀。

我认为,现在中国经济要调整投资和房地产结构所造成的经济下滑,应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那么货币增长就应该朝着略高的目标。5月份出现一些好的现象,就是因为货币政策有所放松。

NBD:过去两个月里,央行两次宣布定向降准,很多人猜测定向降准将会常态化,您怎么看?

袁钢明:这两次定向降准做得很好,但还不够。定向是重点,在控制好结构的前提下放松货币政策。

第一次定向降准对农村商业银行降低了2个百分点,第二次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但这次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要求对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超30%才可降准。

30%贷款给小微和涉农企业,那么70%会流到哪里?既然可以定30%的目标,那可不可以设定,对房地产企业贷款超过20%就不允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就能真正解决目前结构调整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银行降低准备金率才能大规模进行,才能真正让不搞房地产的企业获得正常的、健康的货币政策支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