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东三省首季GDP增长“失速”国家再拟振兴政策

2014-05-29 00:24:0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东北整体经济下滑势头更加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一季度GDP以2.9%的增速在全国垫底,辽宁省和吉林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位列倒数第5和第12位。

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发改委举办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说,东北经济下滑有深层次的原因,“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有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任务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他提到,将进一步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外开放等措施,推动东北经济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5月23日至24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筹备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当前东北经济形势和东北振兴有关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带队赴辽宁省开展专题调研。

东北工业基地经济下滑明显

从近几年的经济数据看:2011年、2012年,黑龙江省的GDP增幅分别为12.3%和10%,2013年回落至8%。

今年初,黑龙江省将今年GDP增长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至8.5%,是今年GDP增速预期“逆势上扬”的两个省份之一。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黑龙江省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2.9%。

黑龙江省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能源产业占经济结构比重过高、国内若干领域产能过剩、地方工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几方面,是一季度数据下行的原因。

辽宁、吉林两地的经济增长情况也不乐观。吉林省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列全国倒数第5,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吉林省政府方面分析,吉林以汽车行业为主导,但这个行业目前产能过剩。

范恒山在发布会上说,东北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结构看,主要是工业增速下滑,因为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基地,去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受全国投资需求的影响,市场订单减少,企业效益下滑,煤炭、原油、钢铁等原材料产品价格下降,使“原”字头企业陷入了困境;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投资增速下滑所致。“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以来,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速明显下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一季度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25.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在50%左右的大庆油田出现了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负增长。目前,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成为黑龙江力挽狂澜的药方。另外,辽宁、吉林将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不过,范恒山认为,东北工业基地经济下滑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还是有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再提全面振兴东北经济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在实施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经济获得显著增长,但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范恒山说,东北曾经陷入过经济发展的低谷,也通过改革实现了东北的振兴,解决了东北现象,但是在新的形势和环境面前,“东北的经济又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状态,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任务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目前看来,东北经济增长缺少动力、老工业基地转型迟缓、振兴产业面临瓶颈期等成为东北经济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中央提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度,但东北地区邻国的社会情况影响到了东北的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因此东北经济增速相对较低。”

范恒山说,下一步要按照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一是推动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深化国企改革,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二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这些举措还包括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等,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面向东北区域的开放,推进与欧美发达国家在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高端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中央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通过努力使东北重新焕发活力。”

徐逢贤说,“未来中央财政需要加大对东北的倾斜,同时增加投资、增加科研创新的力量,加大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要建设好东北粮食基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