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物

每经网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产品和品牌都要调整结构

每经网 2014-05-08 11:37:06

每经网5月8日上海讯(记者 杨海艳)

经济增速回落、限购城市日渐增多、合资品牌步步下压,让国内自主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仅为38%。在此背景下,自主车企纷纷放弃“低价换市场”的策略,希望从产品和品牌层面同步提升,以突破自主“天花板”。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上汽乘用车发布了其名为“CUBE-TECH”的全新一代动力总成,据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介绍,这一全新动力总成不仅包括上汽与通用联合研发的小排量发动机SGE系列,还包括其自主研发的MGE中大型发动机系列,以及TST 6速和7速双离合变速器。未来,这些全新的动力总成将逐步搭载于荣威和MG旗下车型之上,以增强其产品力。

在对产品进行调整的同时,针对消费群体的变化,上汽乘用车还将对旗下双品牌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这将会是上汽乘用车未来12个月中最重要的事情。”蒋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

一系列调整的背后,是上汽乘用车逆势突围的决心。在蒋峻看来,合资下压固然给自主带来巨大压力,但自主品牌唯有知难而上,突破“天花板”,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

NBD:自主品牌市场状况接近三个月下滑,请您谈谈上汽的表现?

蒋峻:上汽乘用车一季度完成了51430辆销量,虽然实现了微增长,但略低于我们的预期。究其原因,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从而引发汽车市场增速也在放缓。其次,在城市交通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进入限购之列,如天津、杭州去年以来都陆续开始了限购,这对我们的销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三,合资品牌渠道以及产品线的下探,给国内自主品牌带来相当大的竞争压力。最后,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各个层级的市场对荣威和MG两个品牌的网络进行分拆,一定程度上造成销量波动。

NBD: 在自主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上汽自主品牌将如何逆市突围?

蒋峻:我认为自主品牌只有实现结构调整,才有突围可能。对上汽来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品牌,一是产品。

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在部署,在品牌战略上实现更精准的定位,要前瞻性地看到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包括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关注他们的需求。品牌之外,我们的产品线也将进一步调整,随着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我们并不是跟随着他们的“玻璃天花板”一直往下走,我们要向上调整。

产品层面,在本届车展上,我们也正式发布了包括系列全新发动机在内的动力总成系统,在今年将发布的一款MG的中级轿车上,会搭载最新的SGE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的动力总成系统。而未来,上汽所有产品上都将搭载上述动力总成系统。随着这一套动力总成系统的发布,未来5-10年,上汽乘用车将有望在传统发动机和动力总成技术上站在前列,这奠定了我们的产品竞争力。

NBD:以前都说中国车企是用市场换技术,这次我们新的发动机系列,是不是可以说是一个市场换技术的结果?

蒋峻:这一系列发动机不是市场换技术的结果。比如我们的MGE系列包括2.0T和1.8T的直喷发动机,这是上汽自主开发的。另外,我们的SGE发动机虽然是和美国通用联合开发的。但这主要基于双方资源共享的要求;另外,对上汽来说,联合通用进行研发,是希望避免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弯路。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和需求不同,而美国通用则有多年国际化的运作,联合研发是出于这些考虑。 

 

责编 杨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