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李克强携近60份合同访非 经贸投资是“压舱石”

2014-05-05 00:26:0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5月4日~11日,李克强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出访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

李克强总理的首次非洲之行带有一贯的务实特点。中国官方在就此次出访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透露,李克强访非期间,除了领导人会谈、会见,中非双方还将签署近60份合作文件,涉及政治、经贸、文化、卫生、农业、人员培训等诸多领域。

李克强总理首次访非之行,中非经贸不仅是重要纽带,也是访问的重点。

中非合作谋求升级版

中非关系在历史和外交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拥有最多发展中国家的非洲是中国外交的基础。也因此,中国历届高层都通过出访等各种形式表达对非洲的重视和关注。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履新不久即出访非洲,并规划了中非关系的方向、原则和战略。今年李克强出访,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看来,这是从具体领域落实习近平访非的成果。

而经贸投资无疑是谋划中非合作“升级版”的重要纽带。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则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和新兴投资目的地。也因此,李克强此访的重头戏仍将是经贸合作和投资。

李克强出访的国家选择也颇具务实考量。首站埃塞俄比亚是非盟总部所在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非洲的政治和外交首都”之誉,而第二站尼日利亚则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是葡语国家,近年来发展较快,中国有近20万人在此从事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而最后一站肯尼亚,则是东非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中国企业较早“走出去”布局的投资点,是中企投资与之相邻非洲国家的跳板。

这四国处于非洲西部、南部和东部,在这些区域有传统友好国家,有新兴发展较快的国家。行程安排不仅覆盖全面,又有规划中非“合作升级版”的基础。

走出去企业需政策支持

在肯尼亚投资的中国企业海外员工眼中,李克强的到访意味着中非经贸合作的升级。他们期待这次出访在经贸合作和投资领域能有实质性的成果。

事实上,中非经贸合作与投资也需要升级。

根据中国驻肯尼亚经商参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3月5日,在肯尼亚的中资企业共有82家,涉及银行、通信、工程承包、投资生产、房地产、贸易、医药、旅游这8个领域,其中工程承包企业最多,共有38家。

这里,既有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中水电、中铁建等央企,也有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民企,还有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四川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述在肯尼亚投资的某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央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率先到非洲 (更确切地是到东非)去,以对外援助和住房建设为主。那时候,中国企业还没有什么竞争者。

自2007年开始,非洲国家由于发展刚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启,主要以投标和分包的形式吸引外国投资。此时,西方国家、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家的企业都涌来分食市场。

实际上,仅在肯尼亚这一个国家,就有超过90家工程承包企业。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投资近年来受到市场规模和盈利模式的困扰。

上述央企负责人说,价格和成本是肯尼亚商人最看重的要素,其次是工程设计等。

“我们从国内带来的设备和工人比西方同台竞争者要低,这是我们传统的优势。”另一位央企负责人说,但中国企业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在渐渐丧失。

缩水的利润和激烈的竞争,让中国“走出去”的工程承包商们从肯尼亚政府手中获得发包项目越来越难。

“我们需要政府层面给予支持。”企业家们表示,他们在等待李克强此次出访非洲后,有一些新的支持政策(税收统计)能够出台,一些新领域能够被开辟。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