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地方表态财力流向:民生领域优先

2014-01-16 01:24:4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实习生 周程程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实习生 周程程发自北京

近日,部分地方陆续公布了2014年的财政预算,强调重点投入到民生领域是一大亮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绝大多数省份均完成2013年初的预算目标,并且在制定2014年的财政预算上,财政支出相比2013年有所增加,但是均缩减了 “三公经费”和政府一般性的支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三公经费”方面的预算减少后,财政预算分配时,可以更多地倾向于民生这一块,用在社会急需领域,有利于优化财政结构,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

2013年,甘肃省已经实现压缩“三公经费”20%以上,并全部用于民生支出。在此基础之上,2014年仍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会议费只减不增。

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的并不止甘肃一省,北京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一般性公务出国经费压缩10%,金额超过1700万元;公务接待费压缩20%,金额超过1800万元,这两项总额超过3500万元。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王翔表示,2014年北京将继续从严从紧控制党政机关车辆购置数量和经费额度。

刘剑文表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各地发力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缩下来的资金转用于民生,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财力更多投向民生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财政支出在2014年也将更多体现“结构性”特点,将更多地向以民生为中心的社会建设领域倾斜。

结合对政府一般性支出与“三公经费”的压缩,过紧日子并不紧民生,相反,各地在规划如何“花钱”时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民生的倾斜力度。

1月12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13年福建省级财政超收资金全部用于民生建设。

此外,各地在编制财政预算时,也将较多的资金投向民生。在甘肃晒出的财政预算账本上,显示2013年该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755亿元,占总支出的76%。

河北省 《2014年全省公共财力支出预算草案》显示,2014年该省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仍是支出重点。

多位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将资金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体现了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推动经济转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