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李嘉诚父子经商传奇:在商言商 超前大势

证券日报 2013-11-10 18:13:25

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由于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想未来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李嘉诚的投资哲学:选准时机 规避风险

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家族终于动手抛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诚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台长园集团又遭其减持4300万股。

这不是长和投资的首次减持。今年以来李嘉诚抛售长园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骤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约9.17亿元。

据长园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减持和李嘉诚撤离内地有关。

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

抛售A股的同时,李嘉诚家族还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的资产。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在欧洲投资超过200亿元,仅今年6月份针对爱尔兰电讯的一项收购就耗资7.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被视作商业超人的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西进欧洲,折射出何种信息让市场议论纷纷。

万科主席王石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对于外界种种舆论猜测,9月间李嘉诚曾在香港公开表示,“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同时又说,“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今天又再在英国进行其他投资,将来也可能会出售部分外国项目。”言下之意,撤资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好,只是发现新的机会,基于股东利益和商业角度而“移情海外”。

对此,有投资者点评道:“别听资本在说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时间想未来

其实,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其以往的商业逻辑里找到些轨迹。

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阻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其实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问,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会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他的思量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顺应大势趋利避险

多数时候,李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他还有两件必修功课:跟着有字幕的英语节目大声朗读,以及夜晚的阅读。除小说外,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并每阶段设定一个主题。这两个工作都意味着一点:他最大的恐惧在于错过见证世界的变化。

小到公司、行业的变化,大到世界变迁,李嘉诚想从中抓住的无非就是历史大势。

严格意义上说,早期的工业大厦仍是其工厂岁月的附属品。1971年,李嘉诚把长江工业公司改名长江地产公司,次年又改为长江实业,并在香港一片牛市的大好形势下成功上市,成为当时活跃在香港股市上的“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整个70年代,李嘉诚在香港地产领域左冲右突,尤其是凭借1977年在中环地铁站与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的招标中,击败老牌的英资地产公司置地集团,一飞冲天。

2012年5月25日,84岁的华人首富、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正式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安排。长子李泽钜分得李嘉诚市值2000亿港元股票,次子李泽楷将分得现金。

 

按照李嘉诚的分配方案,李泽钜将得到超过40%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股权,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股权;这三块业务是李嘉诚旗下最值钱,也是权重最大的资产(约2000亿港元)。而对于小儿子,李嘉诚也丝毫没有吝啬,他说会全力协助李泽楷的事业。据李嘉诚透露,李泽楷看中的新资产,并非和黄系六大业务,也不是传媒和娱乐业务,属于长线可发展的传统行业,与之洽谈业务的,都是香港和海外的公司。港媒称,从分配的公平性角度来说,李嘉诚两个儿子分到的财产无论是实物还是股票、现金,从数量上来说,应该说是旗鼓相当。

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

如今超人李又看到了何种大势?

安信证券有关人士剖析说:李嘉诚作为商人,目前很容易购买到欧洲的优质资产;随着中国的崛起,将来更多国内资本开始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时,他可以将目前购买的欧洲资产,高位转售给这些国内资本。

这恐怕也仅仅是原因之一吧,首富的买与卖没有如此简单。

 

“小超人”李泽楷:资本运作欲重构金融帝国

他一直有意建立金融王国,分得的数百亿元资产,很可能成其进军金融业的资本

■本报记者 李春莲

作为曾经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人们对真正的高富帅李泽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这位一直给人叛逆形象的“花花公子”,却并非不务正业。尽管花边新闻不断,但是其超乎常人的资本运作能力也令人惊叹,被誉为资本运作“小超人”。

搞得了传媒,玩得转IT,金融帝国也初见雏形,李泽楷可谓样样都风生水起,也应了虎父无犬子那句话。

而最近,李嘉诚在资本市场格外引人注目,卖完房子卖A股,逐步从香港和内地撤资,将投资重点转向欧洲。而与李嘉诚不同的是,李泽楷却仍旧在香港构筑自己的金融帝国。

资本运作“小超人”

作为亚洲首富,李嘉诚正是由于在资本运作方面超能力而打下了李氏财富的江山。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泽楷继承了父亲李嘉诚资本运作的超前眼光,而李泽楷的成功之处也在于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节奏。

在年仅26岁时,李泽楷就以10亿美元价格把Star TV卖给了新闻集团,成了与默多克平起平坐的国际媒体大亨。

这些年,以资本运作著称的“小超人”李泽楷,在这方面的能力更是显露无疑。

10月11日,在美国能源部举行的菲斯科汽车债务拍卖会上,李泽楷成为市场并未预料到的一匹黑马。与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对手相比,一直在玩IT的李泽楷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如果你认为李泽楷在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在通讯行业征战多年,李泽楷可以利用掌握的IT、通信技术和资源进军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同时也为IT产业找到新的出路。与菲斯科的结合,就是李泽楷探索IT业未来和汽车互联化的一个尝试。

对于IT业的发展,李泽楷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他认为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都已经过时,软硬件结合才是IT业未来的趋势,特别是移动服务,比如云计算。

在不久前其赞助的“2013沪港台青少年IT夏令营”上,李泽楷发表演讲称:“我要提醒你们,搜索和社交网络已经用烂了,你需要看得更远。”

有媒体分析指出,李泽楷看重的是汽车智能化与IT整合。他的商业逻辑是把汽车和IT软硬件结合,打造新的商业帝国。

构筑新金融帝国

2012年5月,李嘉诚正式宣布分家,让长子李泽钜接班和黄集团,继承了主要的财富;而李泽楷则获得超过300亿港元现金。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从李嘉诚分财产的用意可见一斑, 让李泽楷发展新事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扩大李氏家族的财富帝国。

李泽楷一直有意建立金融王国,分得的数百亿资产,很可能成为其进军金融业的资本。

就在分家后不久,阔别保险5年后的李泽楷重新投入保险业。2012年10月19日,李泽楷旗下盈科拓展以21.4亿美元收购ING人寿香港、澳门及泰国业务。

 

实际上,早在1994年,李泽楷就以3亿元收购鹏利保险,其后改组为盈科保险,五年后将盈科保险上市时已“回本”;2007年,李泽楷将盈科保险50.5%股权卖给富通保险,套现逾30亿元。2010年,李泽楷再透过其私人持股的盈科拓展以5亿美元(约39亿港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购入资产管理业务柏瑞投资。

而近期,更是有消息称,李泽楷或将富卫保险注入盈大地产。

虽然买入富卫保险前身ING仅一年的时间,但李泽楷似乎早就有所布局,并力邀已退休的港交所前主席夏佳理“出山”相助,其最大的目标是要令公司在未来五年,打入香港保险市场前5名。

 

李嘉诚接班人李泽钜:低调为人高调做事

2012年,李泽钜超过其父,一跃成为华人新首富

■本报见习记者 张 敏

李嘉诚及其家族的一举一动都是投资界的风向标。

今年以来,作为李嘉诚家族在A股的唯一上市公司长园集团,遭李嘉诚家族旗下公司长和投资的大幅减持,引发了市场对李嘉诚家族欲从内地撤资的猜测。同时,李嘉诚家族转向欧洲,“几乎买下英国”的说法也见诸报端。

值得注意的是,虎父无犬子,在这一系列大动作背后,操盘手已不再是李嘉诚,而是去年接班的长子李泽钜。

2012年,李嘉诚将三分之二家族信托分配给李泽钜,令其掌控市值超过8500亿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其名下资产超过2900亿港元,超过其父李嘉诚,一跃成为华人新首富。

这位华人新首富李泽钜,用当下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为人“低调奢华有内涵”,做事“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为人

相比父亲李嘉诚和弟弟李泽楷来说,李泽钜则极度的低调,媒体上很少有关于他个人的新闻曝光。

低调稳重,成为外界对他一致的评价,这可以从他求学、经商和家庭几个方面看出。

17岁,李泽钜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在父亲李嘉诚的安排下,选了土木工程专业。24岁时,李泽钜拿下了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学士、结构工程硕士、建筑管理硕士三个学位,之后他回到香港,加入长江实业集团。从他的发展历程来看,他是由李嘉诚一手培养和造就,按着父亲安排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小心往前走,投资风格和为人处事也追随其父。

对于家庭,李泽钜较为传统。1993年,李泽钜与王富信结婚。婚后,李泽钜先后有了三女一男,目前李泽钜一家五口和长辈李嘉诚住在一起,李泽钜和妻子及三女一子住在二楼,李嘉诚住在三楼,父子二人同居一个屋檐下,关系极为紧密。对于家庭,李泽钜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有四名子女,我们一家与我父亲同住,这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模式,让我们可以彼此分享黄金时间。”

高调做事

相比超人父亲李嘉诚这样的创一代,李泽钜则肩负着守业、让李氏家族产业基业长青的重任。低调为人,高调做事,这是很多富豪们经商的一个原则,李泽钜就是这样的人。

1990年,26岁的李泽钜操盘和记黄埔并购英国兔子电讯公司。几年后,此单项业务就让家族资产翻了一倍。

1996年李泽钜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对此,李嘉诚给予90分的评价,并表示:“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会给他100分。”不过,这一年,李泽钜遇到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当年,李泽钜曾遭悍匪张子强绑架,李嘉诚为救子,付给绑匪10.38亿港元。但事后,李泽钜并未受此影响,反而表现极为淡定,依然去上班,而后创造了更多的成绩。

1999年,李泽钜花2000万港元购买“TOM网”域名,仅用两个半月,就将其运作上市并成功运营,上市首日收盘价飙升了335.4%,创下香港创业板上市首日涨幅的纪录。

2003年,李泽钜通过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以38亿港元成功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单一股东。这是李泽钜首次以私人名义投资,也是李氏家族首次大规模涉足航空业。

李泽钜一系列的成绩使其在家族的地位日益巩固。李泽钜一直被外界认为是李嘉诚的接班人,然而,其本人却最忌讳“接班”一词,他曾向外界表示:“父亲正年富力强,精力智力旺盛,他不会这么快退休。现在谈接班问题,为时过早。”这也是其为人谨慎的一个表现。

不过,李泽钜的表现还是赢得了父亲的青睐。去年,84岁的李嘉诚将次子李泽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托权益转让给长子李泽钜,李泽钜持股量将增至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继续由李嘉诚持有。这意味着,李泽钜正式成为父亲的接班人。

此后,李泽钜一系列的运作也引起了外界的侧目。“买下了英国”,这是对其一系列运作的常见标题。

2010年10月,李泽钜掌管的长江基建,以70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使其拥有英国1/4的电力市场和10%的天然气业务。2011年8月,长江基建又以588亿港元作价收购了英国供水公司NorthumbrianWater。今年,李泽钜再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他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四年完成三大投资收购,涉及资金达1300多亿港元。

有分析认为,此次李泽钜从内地和香港向欧洲转移,或是因为欧元区目前经济增长迎来曙光,正在成为吸引全球资金的第一洼地。

责编 吴永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