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基金法效力未现 高管变动潮起

2013-06-03 01:31:51

就在两天之前,新基金法正式扬帆起航,其中重要变化之一即是对基金公司高管的激励机制明显加强,以期稳定人才,从而促进基金业的良序发展。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与初衷相违背的是,近期基金高管离职的公告却频频出现,大有“成潮”之势。

新基金法能否真正破解基金高管动荡之局,仍有待市场检验。

大型基金公司人事震荡进入“活跃期”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2012年的基金行业高管离职潮在今年年初出现短暂的停滞后,最近一段时间再度进入“活跃期”。几乎是同一时间,五、六家位于行业排名前列基金公司的高管传出“出走”的消息。

这些传闻中的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已被证实,而另一些公司——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亦先后传出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基金法”时代,新的法律制度安排为以高级管理人员为主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可能将导致行业人员又一次频繁流动。不过这次流动的方向则可能是逆势而行——从“大而全”流向“小而美”。

“出走”消息不断/

近期频频传出离职的信息亦萦绕在国泰基金担任总经理6年的金旭和华安基金担任总经理3年的李勍身上。

虽然上述的离职传闻并没有得到相应公司的明确答复,但市场却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而如果真是如此大面积的高管变动,对相应基金公司和基金行业而言,显然并不是一件幸事。

在此之前,从业多年并颇具口碑的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和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刘文动也传出离职消息并最终被证实。

在窦玉明接手富国基金的5年时间中,公司从400亿元规模成长至千亿水平,挤入行业第一梯队。基本完成了窦玉明就任当初所设想的发展规划——在股票投资之外,将债券投资和数量化投资打造为拳头产品;饶刚引领的固定收益团队和李笑薇打造的量化投资团队成为公司两大招牌。

窦玉明的离开对于富国基金的人心无疑是一场大震动。有富国基金人士表示,“无法想象没有窦玉明之后的富国基金。”

另外,华夏基金在经历了前期剧烈的人事变动后,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刘文动的离开只是给这潭并不平静的湖水再投一块石头。

刘文动于2006年加盟华夏基金,不久后升任投资总监,2011年进一步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投研。不过一年后,刘文动卸下掌管的3只基金,不再兼顾投资岗位,而是“专注于管理”。不过,在刘文动的投资管理生涯中,其参与管理的3只基金并没有收获赞誉。

刘文动的去向尚未明确,有业内人士称其将与华夏此前诸多出走的基金经理一样,开创自己的私募基金。

“小而美”的诱惑/

随着公募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一个好的“领头人”成为极度稀缺的资源,不少公司久觅而不得。诚然高级管理人员的去留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但如今专业人员的“主动权”出现明显提升。

一些在职业生涯中积累了声誉的高管们,在陪伴企业长大之后却开始向往“小而美”——规模不大、人员不多、品牌不响但管理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基金公司。有基金业内人士用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这种选择,“尊重”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选择背后的主要动因。

窦玉明的下一站中欧基金,不仅是将其作为人才也是作为股东引入的,有消息称,除了表面上中欧基金给窦玉明5%的股权激励外,北京百骏投资有限公司还为其代持了20%的股权。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当事人的证实。

如果消息成真,这对于原股东和窦玉明而言,都是一次带有风险的尝试。虽然2012年中欧基金股票型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优良,但公司境况并未出现显著改善。截至2012年底,中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00亿元,行业排名51名,当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400万元,较前一年扩大了一倍。股权安排将未来双方的荣辱和利益都捆绑在了一起。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大型基金公司的知名管理人“入股”小基金公司或新基金公司的情况可能会越发普遍。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版 《证券投资基金法》,从资质方面对基金公司股东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并使得个人能够成为基金公司主要股东。近日征求意见的配套规定 《公开募集征求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又进一步对要求做了细化,这为基金公司的个人股东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此外,基金法和管理办法均有相关条款鼓励基金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除了从“大”到“小”的职业生涯转换模式外,新基金法实施后,同样是做公募业务,选择却更加多样化。有前基金经理开创的私募基金即将回归公募行业;也有原来的“客户”摇身一变为同行。

对于这些高级管理人才而言,更优厚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更繁重的责任。

行业格局的变量/

近年来虽然基金行业格局会出现一些局部微调,但整体层级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前五大龙头公司依然是固定的面孔,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小基金公司却始终难以挣脱桎梏长大。股权激励安排实施后,行业是否能出现新的格局变化仍是一个疑问。

有业内人士对此保持乐观,“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以往小基金公司没有太大优势吸引到一流的管理和投资人员加入,但现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有时过往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够复制,即便有了股权激励的“甘霖”,不同公司的“土壤”以及“生态系统”却都对管理层构成考验。

据了解,早前成立的一批新基金公司中,一些公司在吸引管理层时已谈到股权激励的安排,也借此吸引了一批具有光鲜头衔的管理人加盟,但实际合作结果却不甚理想,最终不欢而散,公司尚未盈利,所谓的激励当然也化为泡影。

事实上,不少大型基金公司也在进行股权激励的设计,以希望成为挽留人才的砝码。南方基金董事长吴万善明确表示,公司已经设计了相关方案,将在新基金法实施后率先进行。他也谈到,“基金公司股权激励仅是一个方面的作用,并不能说有了股权激励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资产管理行业本身就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不能将股权激励当成万能良药。”

不过,银行系为代表的大型国企控股的基金公司则可能缺席这场盛宴。

有银行系基金公司管理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其了解公司并没有股权激励方面的意图。“银行系基金公司最强大的资源不是管理者,而是股东,因此没有理由把股份给你(管理层)。”

平安大华投资总监颜正华离职 年内公募业务“零落子”

每经记者 陆慧婧 发自上海

时隔1年半,平安大华再现人事变动。5月30日,平安大华发布公告称,平安大华策略先锋基金经理、公司投资部总经理颜正华正式离职。颜正华也是继副总陈庆耀离职后,平安大华成立两年来,第二位出走的公司高管。而对接下来的打算,颜正华称目前没有明确计划。

另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平安大华上报新公募基金数仍是“零落子”。而在专户子公司领域,公司拿到牌照仅半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就已达5个之多,工作重心似已转移。

颜正华操盘基金涨20%/

因两年蝉联金牛奖而被誉为“熊市王牌基金经理”的颜正华加入平安大华后,新的工作环境并未使其投资之路变得顺畅。

2009年,颜正华离开供职4年的华夏基金,卸任华夏回报混合、华夏回报混合2号两只基金经理一职,南下加入平安大华,参与公司筹备工作。

2011年9月,平安大华成立9个月后,正式发行旗下第一只基金——平安大华行业先锋,颜正华也以投资部总经理身份,亲自担任基金经理。

蹒跚起步。2011年四季度股债双杀,行业先锋基金过早布局家电、水泥等早周期板块,净值随着周期板块直泻近10%。2012年年初,市场憧憬政策放松,地产及等周期股“起舞”,行业先锋却提前减持周期股,改为加仓银行及医药板块。2012年年中,颜正华改任策略先锋基金经理,一个季度后,市场迎来年末银行股的估值修复行情,策略先锋另辟蹊径,逆势建仓白酒板块,错过年末拉升行情。

峰回路转。今年以来,策略先锋重点加仓医药类个股,一季度基金重仓的广州药业大涨68.43%,白云山A、丽珠集团等医药股涨幅也近30%。截至5月末,平安大华策略先锋净值上涨21.08%,位列同类基金第22名。此外,平安大华行业先锋今年以来净值涨超20%,排名位于所有股票型基金前20%。

投资渐入佳境,颜正华却萌生退意。一季度末,平安大华策略先锋发布季报显示,基金成立10个多月,仓位仅有53.63%,在所有成立满半年的混合型基金中,平安大华策略仓位排名倒数第12,也低于上述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近16个百分点。

“近段时间在公司里已经很少看到颜总,离职之后,他也不会到平安集团旗下其他平台任职。”平安大华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随着颜挂靴而去,平安大华权益投资部仅剩下黄建军及焦巍两位基金经理掌管3只基金。“目前投资部工作由焦巍暂时主持,公司还未正式任命。”上述平安大华人士称。

“冷对”公募业务/

投资总经理离职背后,或是平安大华对公募领域的“意兴阑珊”。

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大华基金背靠集团两大渠道。6月1日,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新规实施,保险机构将正式加入公募基金代销大军,平安保险也可为基金发行助一臂之力。虽然拥有大多数基金公司无法比拟的渠道优势,平安大华似乎对公募基金领域仍“提不起兴趣”。

“公司近期没有发行公募基金产品计划。”平安大华人士称。证监会披露的 《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行政许可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亦显示,今年以来,平安大华仍未上报公募基金。

除了对上报新基金“漫不经心”,平安大华对旗下老基金维护亦不“上心”。2011年9月,平安大华旗下首只基金行业先锋首募超30亿元,一度成为当年下半年首募规模最大的股票型基金。不过自此之后,平安大华旗下公募基金首发表现平平,之后发行的两只权益类基金再难突破5亿大关。平安大华策略混合运作一年,基金规模从发行时的4.59亿元滑落至今年一季度的4223万元,一度触及清盘“红线”。

虽然公募扩容计划“搁浅”,专户领域却频频发力。自去年5月,平安大华发行固定收益增强1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以来,公司至今已发布4个专户计划;子公司速度也可谓迅速,公司拿到牌照仅半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已达5个之多。

“去年年末公司拿到子公司第一批牌照,近期工作重心还是放在专户子公司。”平安大华人士对此解释。

博时总经理何宝离职 人才瓶颈待解

每经记者 董华 发自深圳

从肖风手里接班不到两年,何宝最终向博时高层递交了辞呈。虽然勤勤恳恳,尽心尽力,但肖风当年未竟之业,何宝也没能做成。业内人士分析称,何宝没能较好解决博时最迫切的人才激励问题,使得以人才来推动的业务难以支撑,股东方下达的利润和规模目标自然无法完成,其满意度随之降低。

人才激励问题未解决

6月1日,博时基金的一纸公告宣布,何宝已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目前该职位暂由董事长杨鶤代理。

何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辞去博时基金总经理职务主要是基于个人职业规划需要。但此前,市场有传闻称,博时基金总经理或有调整,何宝遭遇“逼宫”。

据一位接近何宝的人士透露,何宝在博时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在公募他算新人,和其他几位资历深的副总相比,不管年纪还是资历他都太浅。

事实上,在何宝进入博时之初,就曾有人质疑:博时总经理这个位置很难再找到比拟肖风的强硬人士。

从简历来看,2001年后有6年时间,何宝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工作,2007年后进入中投公司任股权投资部高级经理、相对收益部高级经理、股票策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兼全球新兴市场股票投资主管。这两份背景,既与公募无关,又没有相关经验,资历之浅或是被市场不看好的根本原因。

陪伴博时13年的肖风,在离开之时,正是博时出现动荡迹象的时候。当时,急需一个人能接过这个“烂摊子”,既要保证基金公司利润,也要保证规模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保证博时人才的稳定局面。

这些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何宝并没有完成。

事实上,何宝到博时的第一步,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国际化投资业务开始拓展的。2012年春节后,何宝组建海外投资部,主要人员来自博时QDII团队。此后从中投公司请来侯涌任博时总裁助理兼国际投资部总经理、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随后,他还从大成基金挖来连少东负责博时基金产品设计。

此后的韩国社保基金招标中,博时基金一举中标三个项目。而另外两家国内的公募基金巨头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分别中标一个项目。此外,创新业务方面,博时基金同时获得了首批黄金ETF和债券型ETF的开发资格,这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两项资格的基金公司。

“博时基金要做些差异化的东西,别人学不到的东西。”何宝曾对媒体表示。

然而,何宝的这些努力,终究还是未能成功地把博时从 “衰败”中解救出来。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对肖风离开后的博时而言,最迫切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更大的扩展公司业务,做独特的产品,而是解决博时基金的人才瓶颈。肖风离职前,一日提拔五副总的急迫可以看出,博时最要紧的就是人才的安置问题,很多人伴随着博时成长,但职位上却很难得到提升,人才激励是其头等大事。

“年轻”的何宝没有主动地解决人才安置问题,很多大胆的举动却引起公司“老人”的反感。何宝在位之时,博时的人才流动加剧,“老将”杨锐、李雪松还有王政等挂靴而去,优秀基金经理夏春、汤义峰等也纷纷离开。

未能解决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那些靠人才来推动的各项业务自然难以支撑。对股东而言,利润和规模目标也就难以完成,其满意度随之降低。

净利逐年下滑

对于未来的去向,何宝并未明确。其在博时的剧情已然落幕,但博时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从博时目前状况来看,形势不太乐观。在招商证券2012年的年度报告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12年博时基金净利润为4.15亿元,2011年为4.53亿元。事实上,时间再往前,10.95亿元、8.59亿元、6.34亿元,这是博时基金自2008年至2010年的净利润收入。博时基金利润已成逐年下滑之势。

其资产管理规模排名也在不断下滑。从2007年以2216亿元居行业第2,不断下滑至2008年的第3、2009和2010年的第4,到2011年、2012年排名均为行业第5。截至2012年年末,博时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371.32亿元。

随着人才的不断离去,博时的基金产品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根据天相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博时亏损2.19亿元,成为同期没有盈利的两家基金公司之一。不过,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博时旗下基金的业绩分化比较严重,表现最好的股基博时医疗保健回报率达到了18.4%,但近10只股基收益为负拖累整体业绩。

近几年,基金公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基金公司处在转型和发展的“阵痛期”,随着资管行业的逐步融合,基金公司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博时基金可谓是“内忧外患”,这也考验着总经理继任者的能力。如何稳定人才局面,如何为股东保住利润和规模,这都将是博时未来的新任总经理关注的头等大事。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走过15个年头的博时仍是规模排列前五的大型基金公司,是第一批审核通过的“老十家”,但公司领导层不稳定,再悠久的历史也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对博时基金来说,到底怎样才能走出低谷?谁又能来重振博时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