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跨国公司中国高管变阵

2013-04-19 01:21:03

海兹曼领航大众中国不会“安于现状”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去年9月1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海兹曼出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包括旗下各个品牌及合资企业。

同时,他还将领导大众汽车在集团管理董事会专为中国业务设立的职能部门,以进一步推进集团“2018战略”的实施和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海兹曼强调,“中国对于集团‘2018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大众汽车集团致力于实现对中国汽车产业和社会的长期承诺。”

2012年,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9年,对大众而言,中国早已经是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实际上,2013年才是海兹曼真正开始其布局中国市场的“元年”,然而,这又恰恰是大众在中国迎来“三十而立”的关键一年。

虽然,大众今年在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但海兹曼在接受采访时依然“谨慎”乐观。

数据显示,大众汽车2012年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据了20.8%的份额。“希望将来市场份额不会下降,实现和中国市场同步的增长;如果有可能,还要超过中国汽车市场的增幅。全球汽车市场还会继续扩大,中国的汽车市场也要扩大。”海兹曼表示。

“对于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并不会安于现状,大众汽车将进一步提供给中国市场更加丰富的产品组合,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中国的用户对大众汽车的产品更加满意。”海兹曼强调,与此同时,要保持产品的最高质量,还将继续把最先进的创新技术带到中国市场。

展望今后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海兹曼表示,“我们将进一步丰富提供给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中国的用户对我们的产品更加满意。与此同时,要保持产品的最高质量。同时还将继续把最先进的创新技术带到中国市场。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大众汽车是环保的,我们要进一步减少油耗,引进新能源汽车。”

海兹曼:对于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不会安于现状,中国对于大众汽车集团2018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

苏瑞博全力推动通用中国出口计划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去年底,57岁的甘文维正式卸任通用汽车中国总裁兼中国、印度和东盟首席地区运营官,58岁的苏瑞博走马上任。

从1975年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起,苏瑞博就服务于凯迪拉克品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他曾在上任前夕表示:“我会关注三个领域:第一是凯迪拉克品牌;第二是SUV细分市场;第三个就是出口。”

不管是复兴凯迪拉克品牌,还是冲击SUV细分市场,都是苏瑞博对中国市场经过深入了解后做出的决定。两大计划切合了目前中国车市的豪华车热点和高增长的细分市场。

但是,苏瑞博也深知,在中国,通用正面对大众汽车带来的巨大压力。为了推动在华合资公司的发展,除了进一步推动国内业务的同时,必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实际上,早在甘文维时代,通用就在中国开启了合资公司出口的计划。同时,通用还与上汽集团建立联盟,共同开拓印度等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去年通用在华合资企业对新兴国家的出口总量达到7.7万辆,其中赛欧占据80%以上的份额。

随着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不断增强,通用中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同时,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将于2014年正式投产,上汽通用五菱重庆生产基地项目也已经正式敲定。随着这些产能的扩充,中国也将成为通用汽车重要的出口基地。

苏瑞博:我会关注三个领域;第一是凯迪拉克品牌;第二是SUV细分市场;第三个就是出口。

丰田寻求来自中国的销量支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在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上任的第四个年头,丰田进行了有史以来尺度最大的一次管理层变革。在中国市场,丰田宣布,从4月1日起,对中国本部的人事任命进行调整。其中,丰田汽车公司专务大西弘致将继续担任中国本部长,同时兼任丰田中国总经理,北田真治将不再担任丰田中国总经理。

在合资公司方面,丰田汽车公司常务小林一弘就任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本部副本部长;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川早人升任丰田汽车常务,同时担任中国本部副本部长。

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丰田中国要职的方式,这在丰田汽车尚属首例。分析认为,这是丰田汽车加强对中国市场掌控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业务板块中,国际化和扁平化是丰田本次管理层调整的主要目标。在全球董事会方面,丰田章男放弃了上任以来一直辅佐他的三位副总裁,其中内山田竹志将接替现任董事长张富士夫为新董事长,张富士夫被任命为名誉董事长。内山田竹志被称为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之父”。

分析认为,技术派就任丰田汽车董事长,说明丰田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混合动力车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但令人担忧的是,除了混合动力,丰田在其他技术领域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传统车发展的掣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丰田任命了包括通用汽车前高管马克·霍根在内的三名外部董事——这是丰田汽车76年来首次对丰田以外的高管敞开董事会大门。外部董事在丰田汽车新的董事会中占比19%。

“丰田将开发丰田中国的管理属性,加强与合资公司的协调,这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一位熟悉丰田汽车的分析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重生,是我们正在讨论的新话题。”丰田中国的内部人士介绍,丰田章男上任以来致力于推动公司内部改革,目的是提高竞争力、加快决策速度,包括改变丰田汽车较为封闭的制造体系,给中国的重要部门下放决策权等。

从2012年销量数据来看,丰田全球销量为974.8万辆,同比增长22.6%,重夺全球销量冠军。在销量构成中,丰田在本土市场完成241.0万辆,同比增长35%;在美国市场,丰田销量首次超过200万辆,达到208万辆,同比增长26.6%。虽然丰田重回全球销量冠军地位,但是在中国市场,大众和通用的持续强势,仍然让丰田压力倍增。数据显示,2012年,丰田在华销量为84万辆,同比下滑4.9%。同年,日系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德系车超越,首次下降至20%以下。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013年2月,在德系车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0%的情况下,日系车品牌跌幅超过40%。

正因如此,一向求稳的丰田突然加速,意在加强中国市场。2012年,丰田重夺全球销量冠军,但是这一业绩的达成主要依赖日本本土和北美市场,中国市场的销量贡献不足10%。有分析指出,迫切寻找第三个销量支撑点的丰田,终于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我前四年的任期中充满了各种挑战,而我们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来克服这些挑战。”丰田章男表示。毫无疑问,对中国抱有诸多期待的丰田章男,将直面来自中国的种种挑战。

大西弘致:今年4月兼任丰田中国总经理的大西弘致,肩负着丰田汽车提升中国市场销量的重任。

宝马启动“未来零售”计划安格领衔渠道盈利变革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上海

“空降”到中国的安格,接替前任总裁史登科掌管宝马中国业务已经数月时间,他在走访了30家宝马经销商后,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零售”计划站在台前。

4月16日,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安格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首次批露他对宝马中国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NBD:BMW品牌体验中心是宝马“未来零售”计划中的一部分,请问这一全新计划对宝马将带来哪些变化?这是否意味着宝马变革营销模式的开始?

安格:我不认为“未来零售”计划是一项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它的确融合了宝马在过去数十年零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精髓。

在很大程度上,“未来零售”计划就是针对那些容易令客户感到不满意的环节。比如,客户不喜欢一进经销店,就被急于达成销售目的的销售员所包围。他们进入店里,更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一个复杂的产品,然后做出判断。这正是我们引入“产品精英”这一职位的原因,以确保客户能够充分获得所需信息。

“产品精英”不会向客户推销产品,但可以推动销售。通过“未来零售”的模式,让客户能够更加容易、方便地做出购买决定。

NBD:听说您到任后走访了很多经销商,请问您从经销商那里得到了哪些反馈信息?此前您在德国的工作经历,是不是宝马总部把您调派到中国的重要原因?

安格:我在宝马工作了20多年,特别是在亚洲工作的9年,绝大部分工作职责就是发展经销商网络,当时市场涉及中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

在德国等欧洲市场的这段工作经历把我们训练成了久经沙场的战士。因为欧洲市场是收缩趋势,而每一个品牌都在力争做市场第一,所以要非常努力地去拼搏。那里的市场,跟中国的状况非常不同。这也是我想回亚洲到中国工作的原因。

来到中国后,我一直在造访我们的经销商伙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访问了超过30家。

今年一季度末,宝马在中国有370家经销店。许多老店有很多的售后服务客户,但是很多新店还依赖新车销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果经销商过度依赖新车销售,那么如果经历去年那样的市场波动,经销商就可能出现亏损。

NBD:有观点认为宝马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可能遭遇考验,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安格:一家企业的战略,绝不仅仅是一个人来制定完成的。在德国,有一个常设的机制来制定关于中国市场的战略。因此,这种战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工作变动、退休或离任而发生变化。

几周前我造访深圳,就很高兴地看到当时我参与开业的一家经销商,现在还在运营。在当时,这是一家非常大的店面,但是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会觉得很小。

过去8年,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无疑让人感到惊叹。

中国已经是BMW品牌在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又是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仅在中国市场的增量,就相当于宝马全球第五大市场整体的销量规模。

在这样一个高增长的市场中,绝对需要一种进取、拼搏的精神。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确保我们的团队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同时,不断和经销商伙伴沟通,推动他们一起实现我们既定的战略,让他们相信现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NBD:今天,你发布了宝马将在中国推进的新计划,请预测一下未来5年在中国市场上,宝马有没有可能超越奥迪?

安格:说到“赶超奥迪”,这其实不在我们战略之列,我们坚守既定的战略,而不是着眼于短期内和其他品牌的争夺。最重要的是要做正确的事情,把我们各个方面的业务发挥到最好,着眼于未来十年、十五年、二十年这样的发展,而不是一个短期的表现,我们宁可要一个相对低速,但是非常稳健和持续的发展。想要在短时间内赶超某个对手,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NBD:请问今年前3个月豪华车的市场增长情况如何?你如何判断今年豪华车的市场走向?

安格:今年前3个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增长强劲,达到了420万辆,同比增长17%。其中,高端车市场前3个月的增幅仅为4%。这一数字对我们来说有些意外,因为一般高端车的增幅是大于其他细分市场。对于宝马来说,今年一季度,BMW品牌的销量增长了7%,MINI品牌的增长达到了10%。这一增长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过去中国高档车市场增长过快,这一情况也不太可能持续,同时,在市场增幅过快的情况下,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网络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但同时存在的风险是可能忽视了质量问题。

现在,市场强劲的增长态势已经不复存在,我们预计高端车市场未来将保持10%的增长。对宝马来说,将以较大的个位数或者较小的两位数保持增长。当然,宝马希望获得更多的份额,现在回归较为温和的增长速度。对宝马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事情。在10%增长预期之下,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质量。

NBD:你希望带领宝马团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安格:我希望自己最好能够在中国待上更长时间,这样等我退休时,我希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中国继续保持宝马品牌的强势,保持宝马品牌成为最受尊敬、令人向往、打动人心的品牌,是我们业务的基石之一。

其次,打造一个优质的、盈利能力很强的经销商网络,因为经销商今天有赢利能力,才能转化为明天的投资。去年经销商盈利情况并不好,今年来看这方面恢复得还不错。

第三,提升客户满意度。要取得市场的成功,客户必须对我们充满信心。

第四,继续向中小城市,四、五线城市渗透宝马的网络。最后,还要不断引进强势产品,加强并深化与我们合资伙伴的合作,为即将到来的电动车时代未雨绸缪。我们向大家发布全新的合资自主电动车品牌,可见宝马是着眼于长期、稳健的增长。

目前,再加上经销商的组织架构,约有超过2.5万员工在服务于BMW,所以我们要确保业务行驶在在正确的轨道上。我们希望宝马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能够继续深化,努力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安格:客户不喜欢一进经销店就被销售员包围,他们更希望有充分时间去了解一个复杂的产品,这是我们引入“产品精英”职位的原因。

倪恺掌管奔驰中国 提速国产进程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在掌管奔驰在华业务6年之后,去年12月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离开了中国,接替他的是原负责奔驰日本市场的总裁倪恺。

倪恺是位奔驰老将,1979年加盟戴姆勒,曾担任奔驰总部以及海外市场的多个销售管理职位。他自2003年起担任戴姆勒中东以及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负责人,区域总部位于迪拜。2010年起,倪恺接管日本市场。

对于倪恺而言,当前奔驰在华业务的波动,的确是一个不好消息。数据显示,2012年奔驰在华的销量为20.6万辆 (包括奔驰、smart、AMG以及迈巴赫),同比仅增长4%,而多年来的竞争对手奥迪、宝马当年的销量分别为40万辆和32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和40%。应该说,奔驰与上述两个竞争对手的距离在进一步加大。不仅如此,奔驰在华的销售业绩已经不再是全球业绩的亮点。

增长乏力的销售业绩和近两年奔驰在华的渠道混战,以及国产计划推进缓慢等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

去年底,持续多年的渠道之战终于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有限公司的成立而画上句号,至此,国产销售渠道和进口销售渠道正式统一。

当前,在渠道整合背景之下,如何提速国产?如何提升销量追赶竞争对手,成为倪恺面对的难题。

据了解,2012年,北京奔驰二期工程项目奠基,投产后北京奔驰总产能将达30万辆。而北京奔驰计划引入的紧凑型车平台也将在此投放。

根据奔驰在华的中期发展规划,梅赛德斯-奔驰将继续丰富在华产品。预计到2015年,近20款全新和改款车型将在中国上市。预计到2015年,戴姆勒在华年销量将达30万辆,其中,国产车销售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在渠道方面,奔驰在华计划每年新增50家经销商,并注重对一线城市以外的市场进行渗透。

倪恺:奔驰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正在进一步加大,如何渠道整合?如何提速国产?如何提升销量?成为这位奔驰销售老将面对的难题。

长安PSA换帅 DS品牌走向独立

每经实习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2月22日,长安汽车集团与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称PSA集团)共同提议,GillesBoussac接替阿博德,出任长安标致雪铁龙公司总裁。该提议于3月27日交由长安标致雪铁龙董事会审议批准。

据消息人士透露,DS将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宣布自己的独立计划,不再是雪铁龙品牌旗下的高端车型系列,而成为PSA旗下的独立品牌。如何诠释DS独立之后的品牌发展,将是GillesBoussac任期内的重要任务。

资料显示,2004~2007年,GillesBoussac在中国担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采购、产品发展和研发;2007~2009年,他曾担任集团标致品牌产品规划负责人,主管新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营销特色和核心价值战略。目前,GillesBoussac任PSA集团品牌部备件和服务部门负责人,主管全球事务。他在包括产品规划、销售网络、研发设计、供应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分析认为,随着欧债危机的影响不断加剧,是迫使PSA集团作出此次人事调整的重要原因。日前,PSA集团发布的2012年度财务报告,带来了其史上最为严峻的一组财务数据:PSA集团全年亏损额达到50.1亿欧元。

不过,作为销售区域中唯一的亮点,中国市场实现了同比增长9.2%,达到44.2万辆,占据3.5%的市场份额。这样的表现让PSA集团对中国市场寄托了更多盈利希望。在神龙公司市场表现相对稳健的情况下,集团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发展长安PSA业务,快速实现盈利。

GillesBoussac在神龙汽车公司的工作经历,或许是其能够出任长安PSA总裁的重要原因。如何与更了解市场的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定义DS的市场定位,确保PSA实现在华销售目标,成为GillesBoussac履新后的首要任务。

根据此前披露的中期计划,2015年,PSA集团在华市场份额将达到8%,长安PSA将完成其中的3%。为了全力配合实现这一目标,长安PSA希望在2015年实现DS品牌20万辆销量目标。这主要依靠国产车型完成,首款国产车的市场布局、产品营销的成功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产之后,DS品牌定位将有所调整,比肩以走量为主的中高端车型,以DS5为开端的一系列国产车型将承担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重任。

此前,PSA集团亚洲运营部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PSA会充分利用GillesBoussac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经验,因为DS未来两年的发展,对于这一品牌至关重要。国产车和进口车起点不一样,营销方式也有所不同,盈利能力将成为PSA集团对国产车的重要考量。

GilesBoussac:DS将宣布独立成为PSA旗下品牌,如何诠释DS独立后的品牌发展,将是新帅任期内的重要任务。

冯德睿推奥迪2020战略提早实现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德睿获奥迪全球董事会委任,自3月1日起全面负责中国业务。

冯德睿自2007年起负责奥迪公司的中国业务,最初在英戈尔斯塔特,2009年起在北京担任奥迪公司的子公司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职。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已成为奥迪公司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

对此,奥迪公司董事会主席施泰德说:“此次任命是基于冯德睿长期以来的卓越工作成就,这项决定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奥迪全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与其他豪华车企业因业绩不尽如人意而调整管理层不同的是,奥迪宣布的中国区人事调整是对奥迪对中国区业绩的肯定,以及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在奥迪全球发展战略地位的决心。

2012年,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突破40万辆。这一年,宝马在中国销量32.6万辆 (包括BMW和MINI两个品牌),奔驰在中国的销量为20.6万辆(包括奔驰、smart、AMG以及迈巴赫)。

但是,也正是这一年,奥迪在豪华车市场“一家独大”的地位一去不返。随着宝马、奔驰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奥迪曾经一度在细分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截至2012年底,奥迪、宝马和奔驰在豪华车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4%、28%和16.6%,其中,宝马市场份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

作为服务于奥迪全球2020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必须万无一失。所谓2020战略,是为配合奥迪全球2020计划提出的。根据该计划,奥迪将2020年全球年销量目标设定为200万辆,届时将超越宝马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制造商。眼下这一战略有望提前实现。

此外,保证在中国市场对宝马的领先,也成为奥迪不能输的任务。

来自奥迪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共计10.18万辆,同比增长14%左右。对于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发展,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认为,将维持谨慎乐观的看法,此前动辄40%以上的高速增长势必难以持续。

但是,奥迪仍强调了2015年70万辆的销量目标。这一目标与三年前奥迪提出“3年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一样,面对众多质疑。奥迪中国高管则表示,“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们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和对产品的信心,与竞争对手无关。”

冯德睿:奥迪正失去在豪华车市场“一家独大”的地位,为实现在2020年全球年销量200万辆的目标,中国市场必须万无一失。

雷克萨斯的“江积时代”谋绝地反击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2013年1月1日,原广汽丰田副总经理江积哲也出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总经理后,意味着雷克萨斯即将进入“江积时代”。

江积哲也2004年开始出任丰田在华第二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副总经理。资料显示,在他的任期内,广汽丰田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第一款产品凯美瑞就让广州丰田在中国车市站稳了脚跟。

2013年,“内忧外患”的雷克萨斯迎来挑战之年,对于江积哲也而言,更是压力倍增。2012年,雷克萨斯投放了包括全新ES在内的13款新车,同时不惜重金力推混合动力概念。但是自去年9月以来,雷克萨斯销量大幅下滑。在遭遇市场挑战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雷克萨斯正在考虑调整品牌定位,不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

2012年初,雷克萨斯一改低调风格,公布新车导入规划和8.8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在宣布未完成既定目标后,雷克萨斯将原因归结为“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雷克萨斯而言,除市场因素外,需要总结的经验不止于此。

在传统车型上,雷克萨斯的短板也暴露无疑。“在入门级豪华车市场,雷克萨斯用进口车与德系豪华品牌的国产车型竞争,竞争力孰强孰弱不言而喻。”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说。

在雷克萨斯所擅长的服务方面,随着德系豪华车品牌理念和服务理念的导入,雷克萨斯的优势也正在消失。据J.D.power发布的年度“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雷克萨斯已经从2009年的第2位滑落至2012年的第23位,远落后于奥迪、宝马。

在上述“内忧外患”的作用下,雷克萨斯展开了一系列调整,放缓了步伐。上述雷克萨斯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的销售目标不会高于2012年制定的8.8万辆。”

“对于雷克萨斯而言,最重要的是梳理品牌定位。”贾新光表示,实际上,“改变”也恰恰是雷克萨斯2012年的关键词,试图以改变来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江积哲也:雷克萨斯即将进入“江积时代”,记者获悉,为应付“内忧外患”,公司正在考虑调整品牌定位,不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