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让造假者失去经济基础

2013-03-14 01:01: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年来频频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却让人提心吊胆。如何才能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

董金狮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监管手段未能跟上造假水平的提高速度。董金狮直言,“现在的情况是魔上去好几丈了,道上不去,我们本身的执法手段和检测手段没有跟上”。

他举例说,近年兴起了毛细血管注射法,部分商家将注水用的胶黏剂等注入牛的毛细血管里,待其缓慢渗开扩散,如此处理办法,是很难检测出来的。

毫无疑问,个别企业的造假行为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内地奶粉99%符合标准,那剩余的1%呢?”董金狮以舆论聚焦的奶粉质量为例,直言公众关心的不是99%而是1%。

“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2011年至2012年,质检总局组织监测国产乳制品样品128240个,发现问题样品330个,问题检出率为0.26%。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2082个,发现问题样品93个,问题检出率为0.77%。2012年,我国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共查出不合格进口乳品318批次566吨,问题检出率为0.76%。其中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43批次80.95吨,问题检出率为1.13%。

违法者之所以要铤而走险,究其原因是违法成本低,在被处罚后往往又能很快恢复生产。董金狮说,由于缺乏客观中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执法者本身的行为处于监管真空地带,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董金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最好还是让造假者失去经济基础,没有能力再造假。一句话,就是要让造假者付出足够大的代价,改变现在违法成本低的现状。

逐利心理、监管漏洞,双重因素共同作用,食品安全隐患难消。面对如此境况,如何增强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

董金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想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就要建立一条无隐患的生产链。“不合格的产品都是生产出来的,源头抓好了才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因素,这是重中之重”。而从执法的角度来说,除了建议尽快设立第三方监管机构,相关部门还需在执法形式、技巧上作出调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