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基层医疗机构债务沉重 应尝试放开“计划性价格”?

2013-03-07 01:16:2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今年年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2012年在30多个推行新医改的省市区中,不止一个地区的医改部门表示,正面临日益沉重的债务问题,财政压力极大。这一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表象:部分省份资金缺口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虽然在2012年,中央财政曾向全国18个省份311个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按照每县(市)300万元的标准发放补助资金,但如今,由于债务压力的影响,恐面临推进障碍。

以山东、广西为例,长期以来山东省的基层财政压力较大,长效的医改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需地方补偿、配套的部分已经超出了地方财政的负担能力。

2012年,广西初步汇总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为8.2亿元,2011年底中央下达了广西一次性补助资金1.04亿元,2012年自治区本级将安排1亿元作为化债专项资金,资金缺口为6.2亿元。

而且,由于历史欠账多,各地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存在起点低、能力差,基础设施条件滞后、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亟须加以解决。记者获悉,国家要求2013年9月前各省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本质: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扭曲”

产生严重的基层债务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直言,核心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把医疗服务的本身价格定得非常低,“扭曲”了医疗服务的价格。

“好多地方医疗服务价格还是1999年定的,到现在都没调过。”蔡江南表示,多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不能顺应实际市场需求。

目前,基层通常采取的做法和新医改的初衷是相悖的,相关部门对基层医疗采取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办法,即收支两条线,相当于统收统支。“把钱收上来再发下去,把基层的积极性打消了,做多做少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密切了。”蔡江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出路:尝试放开计划性价格

如何填补基层医疗机构的债务资金缺口?

“光是靠政府来投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机制,而应该把它本来的机制理顺。”蔡江南说,在国内,很多行业的计划性价格都已经放开了,只有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部分价格还未放开。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则认为,医改过程中基药和医保以及大病医保政策对降低药品价格的成效很大。但就医疗服务价格而言,未有实质性的转变。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院就诊率不正常聚集,服务价格无法降低在所难免。

蔡江南建议,如果现在不具备立即放开医疗服务价格的条件,也应该对偏低的门诊、住院等服务价格进行调整,由于没有医事服务费的补充,还应允许基层保留一部分“以药养医”。

具体而言,地方发改委未来可以尝试给相关药品价格订一个最高价,允许基层和药厂、药商展开讨价还价,在最高定价和进价之间留出一个差额,使之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的一部分,这样或能有效缓解基层的债务压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