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城镇化是拉内需最大潜力

证券日报 2012-12-21 16:54:03

今年前三季度,“三驾马车”对GDP贡献率各有千秋,高低不同,折射下阶段的经济工作思路。消费对GDP贡献率是55%,在7.7%增长率中拉动4.2个百分点;资本投资贡献率是50.5%,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而出口对GDP贡献率是-5.5%,催成GDP负增长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消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消费对GDP贡献率达70%相比,中国仍有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怎样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哪里?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首先,从宏观来看,城镇化促成扩大内需的前提已经具备。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巨大,潜在的消费潜力增大。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7%,存在享有较大的人口红利的可能。

二是人均GDP快速增长突破5000美元临界点,已进入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

三是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百,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十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需求结构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2011年的104.1%。

四是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2002年到2011年,城镇化率以年均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换言之,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市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趋大,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缩短,聚集程度变大。

其次,随着消费社会到来,收入增长是城镇化促成扩大内需的基础。

一是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短期惊现优越指标。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5.4%,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高出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同比名义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同比名义增长15.8%,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高出1.6个百分点。

二是收入“倍增”有助于拉动内需增长。“十八大”报告提出2010年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按照起始年份19109元、5919元计算,分别年均增长6.44%、6.05%,即可实现翻番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将大幅助长消费市场。

第三,提高城镇流通企业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或在大区域范围培育大型粮油棉、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农产品流通企业集团。

二是推广“超市+基地”模式,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采购基地,形成销售联盟,壮大供、产、销联盟体。

三是切实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农谚云:蔬菜地里的白菜即便每斤只值几分钱,贩到城市菜市场不知翻多少倍。农产品价格中物流成本占据较大比重。12月14日,有消息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涉及降低物流成本内容,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政策的第一传导器,该消息直接推动物流类股票纷至涨停。

农产品物流成本下降的结果是释放通胀压力,也为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腾挪了空间。

第四,投资城乡结合部房地产,拉动内需显得极为迫切。

内需即是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两方面。其中,投资需求不可小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尤其注重投资城乡结合部房地产,继而拉动内需。由于城市中心房价高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居住点大多选择在城乡结合部。为此,对此地段以成本定价房价,以改善住房满足需求,启动投资拉动序幕,从而达到经济工作会提出的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最终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来源:证券日报)

责编 王迎春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