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资本监管政策“松绑”背后:银行业面临转型

每经网 2012-09-11 08:35:39

监管层对商业银行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给出了一个“缓冲期”,直接减轻了当下银行的融资压力。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监管层对商业银行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给出了一个“缓冲期”,直接减轻了当下银行的融资压力。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部分银行将因此对银行融资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市场“抽血”动作可能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在银行二级市场融资受阻的同时,银行内生性增长被广泛关注,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分步标准给予了银行转型时间。

资本监管放松?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实施期限的临近,银监会在近日对该办法的过渡期做出了安排,并向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下发了征求意见稿。

该意见稿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系统性重要银行附加资本的要求,以及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按照意见稿的计划,银监会对资本监管的指标做出了分步要求:在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即2013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此后5年,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2018年合计达到2.5%。

也就是说,截至2013年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要求达到5.5%、6.5%和8.5%;2018年底则需达到7.5%、8.5%和10.5%。而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明年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要高出上述指标1%。

中金公司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银监会明确国内新资本协议实施过渡期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步骤达标标准,实质上减轻了银行2013-2014年的资本压力。

据中金公司预测,在不考虑内评法实施的情况下,新资本规定将影响主要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约0.96个百分点。

“与部分股份制银行相比,目前银行并没有资本监管方面的担忧。从行业整个局面来看,新规的实施明年就会实施,一些银行的资本压力还是有的。”某国有大行高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补充银行资本,部分股份制银行不断在市场融资,业内抵触情绪渐浓。银监会《办法》的过渡期安排,能够有效缓解这种现象,而银行也不用面对较大的融资压力。

据2012年各银行中报数据显示,目前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已经达标。但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方面,招行、兴业、华夏、光大等股份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在8.5%以下。

转向“内生性”增长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银行核心资本的“告急”一般是通过市场融资来解决,然而,动不动百亿规模的“抽血”眼下已经很难被市场接受。

9月7日,招行公告350亿再融资计划延期一年,而此前平安银行也将200亿元定向增发搁置一年。从监管标准来看,招行、平安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8.5%以下,两家银行确实需要补充资本达到监管要求。

然而,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不好,证监会对融资肯定把空的很严。”

“现在在市场上融资很难,而证监会要考虑到市场的影响,审批也很麻烦。从银行来看,外部补充资本的做法已经不是最佳选择。”该人士表示,银监会分布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也就是给银行一个转型的过程,让银行从外部融资向内生性增长来转变。

“银行要面对的并不是不断地外部融资,而是需要一种内生性增长,这需要在给银行压力的同时,也要有转变的时间。”一家证券公司银行分析师表示,监管层可能也是有这方面考虑,才会在资本监管方面给出分步标准。

该分析师认为,从长远看,上市银行需要尽快走出“信贷扩张-资本充足率下降-再融资”的“怪圈”,大力发展地资本需求业务。

责编 何建川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