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产

每经网首页 > 房产 > 正文

巴曙松:房地产主要问题是供应不足

每经网 2012-08-20 18:41:17

城市化在未来还是会快速推进,供应不足还是一个主要的挑战和矛盾

每经编辑 涂劲军

以下为巴曙松在2012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演讲现场整理文字,作为视频节目参考资料。

第二,从调控的主体和波动对象来看。

我们仔细想一下,比较省事,如果我是管调控的,也是拿开发商开刀。你说调控谁?地方政府?不太好弄;调银行?或者是调消费者?那怎么行?消费者都是分散的。所以,在房价上涨,调控效果不明显的时候,骂开发商是各方都容易达成共识的一个交集。而且,如果调控方式和调控工具不作大的变化,还是以短期市场萧条,供给不足,又一轮市场上涨,啪打一下,然后再僵化一段时间,又供给不足,又上一波。如果未来市场是这样一个走势的话,转移公众压力和调控效果不佳,就是骂开发商。

所以,我在2012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作一个预测:未来20年的城市化,陈所长讲的我都赞成,固定资产形成、财富积累、消费升级等等,我都赞成,开发商的名声也会继续损坏,这是典型的韩国房地产调控模式。为什么在首尔调控效果不好呢?他们的调控就是拿开发商收拾,老百姓满意,银行满意,是交集比较多的。所以,第二个特点就是开发商在未来10-20年中始终会受到攻击,要习惯这一点,如果认清这个分析,赶紧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开微博,每个人都讲自己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行业判断,不要到最后大家都不讲话.

第三,从房地产调控的环境来看,有些因素可能会变,有些因素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

比如,从过去十年对房地产的调控来看,非常缺乏顶层设计。就是说,这就给市场来回的失措和浪费资源给了借口,我看到陈淮所长在看手表,是不是我的时间开到了?他对我的意见很大,给政府提点意见很难。那么,到底城市化的路径怎么走?是大城市道路?是城市集群道路?还是中部的中型城市道路?还是西部小县城的道路?现在是模糊的,就让开发商去失措,我觉得更符合市场规律和城市化效率的,可能还是要到环境能承载的发达地区,通过城市集群的形式来节省土地、保护环境。现在,这种顶层设计是缺乏的。

保障房要建多少?城市要有多少人口?现在的房子多少套?不知道。之所以经常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数字,中国电网的电表有9000多万套的房子电表读书为零,十年开发的房子约4000多万套,如果9000万套的读数为零,那这些房子的电表全部不走,你们都把电表弄坏了吗?

我把各省的保障房建的套数和各省的GDP关系进行分析,都不沾边,这是什么形势啊?排在第一位的是吉林,那么冷的冬天,流动人口怎么会跑到那儿去?然而,中国整个流动人口的方向,就业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就是在危机之后。最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的增长是负的,而主要流向中西部一些有辐射力的中大型城市,这些地方不把保障房建设纳入进去,跑到吉林去建那么多的保障房。成都那么多农民工,郑州有40万人专门富士康手机的,都不算在保障房里面。最需要保障房租赁的,昆山、苏州、深圳、杭州等等,保障房只分给户籍人口,当地人都有房子了,建成了大家都不要,就在这样一个缺乏顶层设计的环境里,让大家去失措。我想,这一点会改变,但不会改变太多,大家要慢慢适应。

城市化在未来还是会快速推进,供应不足还是一个主要的挑战和矛盾,从2007、2008年,城市化率上升了差不多10个百分点,城市新增的家庭数量约5400万户,住房在这个时期增加了4200万套,其中开发企业的市场化开发只有2800万套,其他的都是自建、单位集资,搞这些东西的。所以,开发商市场化开发的,在城市化快速推进10个百分点的时期内,新增的家庭数量大于住房总存量增长12000万套,这还不算投资性的需求。所以,这一点估计也不会有大的变化了,缺口还是很大。

第四,收入差距大的特点要改变很难。

中国房地产有很多神奇现象难以解释,一是房价租金比持续背离,一年两年可以,但持续十几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同时,大家说需求很大,实际上首次置业在住房销售里面的占比并不高。这说明什么?收入差距大,富人的购买力体现在房价上,中低收入的购买力体现在房租上,二者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在目前的销售里边,实际上还是富裕人群买第二套、第三套,在过去十年的占比上首次置业占比并不高,这是一个现实。所以,这几个调控环境,有的可能会改进,有的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影响大家的产品决策,也影响整个市场的调控效果。

所以,我就简要地汇报一下,我们对房地产调控过去十多年的一些特点,总结一下,对未来做一个简要的展望,以便我们更好地去适应它、面对它。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