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

每经网首页 > 基金 > 正文

发起式股基开闸 基金公司纷纷“自绑”求信任

2012-08-14 00:57: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昨日(13日),国内首只权益类发起式基金国鑫灵活配置上柜发行,标志着基金公司真正开始在主动型权益类投资品种中探索 “风险共担”的模式,发起式基金正式进入“正题”。

就在同一天,包括新华基金旗下总经理孙枝来、投资总监王卫东在内的多位高管和基金经理合计自购旗下股基659万元;此前,天弘基金自购旗下天弘永定价值成长,并承诺锁定三年——基金公司似乎越来越希望用利益捆绑模式,挽回投资者多年来对股基逐渐失去的信心。

发起式基金升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周五,天弘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募集刚刚结束,并获得33.47亿元的首募规模。紧随其后,国内首只权益类发起式基金,国金通用旗下国鑫灵活配置昨日正式上柜。

“昨日早间,在国鑫灵活配置的直销平台就出现了超过百万的大单申购。”据接近国金通用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根据国金通用披露的数据,国鑫灵活配置拟采用股东认购1000万元加公司员工全员认购的方式,认购金额超过1100万元。作为行业新兵,国金通用首只产品就选择了发起式基金,其对市场反响和业绩持续的诉求显然要更为强烈。

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型发起式基金的意义远大于在固定收益类品种中的尝试。近年来需要维护投资信心的是权益类品种,而不是固定收益类。投资者对发起式基金的期望还是在权益类产品方面。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情况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只发起式基金募集申请或已获批。除华夏、华安上报的行业指数型基金,安信的混合型基金,以及国金通用旗下刚刚上柜的国鑫灵活配置之外,多数都为低风险产品,如债券基金、短期理财产品基金等。

同时,多家基金公司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推进“发起式”这一模式。新华基金是在权益类投资中实施“风险共担”思路的另一个案例。

昨日新华基金公告称,该公司部分高管及所有基金经理于8月1日至8月9日期间通过直销方式集中申购了旗下或本人所管理的基金份额,合计购买659万元,并承诺全部自购资金自本次申购确认之日起持有期限不少于1年。

捆绑利益吸引投资者

数据显示,新华基金总经理孙枝来申购新华行业轮换100万元左右,投资总监王卫东申购新华优选成长100万元左右,投资副总监曹名长申购其管理的新华钻石企业、新华优选分红近150万元,崔建波、李昱、桂跃强和何潇等均对自己管理的基金进行了一定比例的申购。

而在此之前,由于市场长期在低位盘整,基金公司选择自购,或者推出发起式基金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新华基金人士昨日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新华基金对旗下基金的大手笔认购,不仅显示了公司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捆绑”的责任感,也体现了公司对自身投研实力的信心。

新华系一向给市场以操作积极的印象,尽管旗下王卫东和崔建波等人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年度业绩评比中进入三甲,但是带来的规模效应有限。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由于市场下行,使得以股票型基金为主要产品方向的新华在市场营销中颇为尴尬,此举另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吸引投资者。

Wind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共有347只,其中219只基金收益为正,约占六成。收益最高的为华夏大盘,收益率高达1168.46%,最低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则亏损近50%。单纯以基金公司自购来看做投资的风向标,显然仍难以做到“旱涝保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点位,能够以如此高额度金额选择申购股票基金,显然也一定程度代表了基金公司投研团队对未来方向的选择,所以这是否能成为风向标,相信市场会很快给出答案。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