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各界权威人士今聚产业金融论坛 探路中小企业融资新风向

2012-07-20 01:09:0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梅俊彦 发自深圳    

每经记者 梅俊彦 发自深圳

从央行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到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跌破8%,无不让市场感觉到阵阵寒意。本就困难重重的中小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会雪上加霜?出路又在何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权威人士,今日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与北大汇丰商学院共同发起举办的“2012产业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齐聚一堂,把脉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转型与改革。

中小企业压力大

在去年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企业难以融到资金,叫苦连连。民间借贷市场高歌猛进的发展可侧面反映出企业融资需求跟资金供给之间的失调。

民生银行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去年9月末,全国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比2010年底增加了45%,福建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在此期间增加了超过4倍。

到了今年,资金供给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6月末的广义货币(M2)余额为92.50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数据说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处于一种宽松的状态,有一定回暖的趋势。

随着资金供给的回暖,是不是所有企业的融资压力都可以缓解呢?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目前小企业还是比较难得到贷款。虽然银行面对中小企业有较好的议价能力,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仍然不被好看,银行的信贷投放仍较为谨慎。

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是数目庞大。有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近4000万户,其中,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将近500万户。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由出口型中小企业创造。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波及面很广。

除了融资难以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企业的经营也出现了困难。华南地区一外贸企业较多的城市的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受外围经济影响,他很多客户的订单在今年都有所减少。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从银行体系融资和经营的双难困境,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政府能够提供怎样的支持?国务院参事李庆云教授、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今日在“2012产业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将对此展开讨论。

金融创新

单靠商业银行来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是不够的。一来,商业银行给大企业放贷“有安全感”并且收益良好,大企业总是首选。二来,商业银行受到了严格的资本限制,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会在银行体系里通过表外融资、在资本市场上通过直接融资、或者通过民间借贷等方式获取资金。这些领域都需要适度的监管和大胆的创新才能健康扩容,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支持。

在资本市场上,中小企业规模小,本身资质不太好,单独发债困难,成本太高。针对这个问题,深圳《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6月份,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也分别在深圳和上海推出,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的探索和创新。

另外,温州民间借贷中心,广州民间金融街,都尝试通过阳光化来促进民间借贷市场之间的竞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通过对民间借贷市场信息的抓取和分析,来研究相关的监管对策。

连最为稳固的银行体系,也出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新趋势。中国的金融创新正在稳步推进,其中,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碰撞,创新能有多大的广度,中小企业能否从中获益?

今日下午,中国银监会深圳监管局副局长胡艳超、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执行主席王家卓、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万穗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张化桥等,在“2012产业金融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将向读者呈现他们的观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

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