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7 02:09:3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央行周四晚间意外地不对称降息,A股周五表现稍有反复,最终大涨。收盘上证指数涨1.01%报2223.58点,盘中创出本轮调整新低的2185.52点。另外,深证综指大涨2.25%收报934.85点。在反复和震荡中,成交额显著放大。个股中,受不对称降息冲击的银行股毫无悬念杀跌,另一极度受益于降息的地产股则毫无悬念上涨。
这两个月管理层对经济的态度起了较大变化,投资者应有种明显的感受,这就是管理层政策取向由口头上的“微调”渐转向实质上的“急调”。这种感受在周四夜间应达到顶峰,也许过不了多久这种感受还会因“降准”而变得更深。
管理层态度貌似正朝着2008年至2009年那种 “激进式刺激”方向发展,但其实还是大不一样的。先不说前期在“铁公基”项目审批方面的较为审慎,并由此导致一些关于“新四万亿”的鼓噪落空。就是在降息方面也兼顾了“调结构”,因最近两次降息都动了些银行业的奶酪,其动机显然是逼迫长期养尊处优的银行回哺实体。
虽然手法已有些进步,但仍不免有些缺陷。笔者认为央行这次可能操之过急,一个月内两度降息给市场传递的信号并非很好。不好听地说,传递的是经济危机信号。只有在2008年,降息才会如此频繁,所以难免令人疑忌。
如此急迫其实并无压倒性理由,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先“降准”,等经济指标公布后再择机降息。如果能这么守拙,至少能给市场一种沉着、稳健和成竹在胸的感觉。
管理层经济增长目标早已调整为7.5%,今年首季为8.1%,有预测称二季度将降至7.5%。另外,新公布的PMI指数仍在50这一分界岭之上。也就是说,经济虽下滑,但其实正朝着目标运行。目标是有严肃性的,如果订的目标在内心中根本不认可,那意义又何在?
至于欧央行降息及英央行推QE3,也不能成为我国跟进理由。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市场一定会因三巨头同时出手而激动,即没必要“自视甚高”。自周四夜间起,原油、铜等商品期货仅短暂上涨,
其后回落,表现得相当
平淡。也就是说,市场
显然没将三大央行“放
在眼中”。
欧洲的情况显得
更是糟糕,比如欧盟峰
会才过去一周,且欧央
行减息,欧元却已经吐
光了所有涨幅,投资者
已重新忧虑意大利、西
班牙等国的债券市场。
总之,2008年以后所发生无数事件只说明了一件事,即凯恩斯主义的破产。实际上这些年来市场早已受够了,如果继续老一套的手法,那么终有一天市场将全然不予理睬。
笔者认为,无论是欧美股市,还是A股,无论采取多么激进的手法,也不会重现2009年大涨的行情。这是因为当年各国经济刺激余地还较大,可如今已接近用尽潜能。正本清源才是正道,经济或股市向好关键在于“调结构”方面大见成效,无论中外均是如此。不过A股还需追加一个条件,这就是股市制度建设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
笔者并不看好中长期,但这几天笔者天天提示逢低吸纳,只是始终不提倡追涨,因不认为上档空间能有多大。周五这根阳线形态虽然较好,但笔者认为仍不宜过度乐观,因周五出现的上涨护盘成分通常更大。
还有,降息或使降准的时点稍稍晚上几天,如此因这两周14天或7天逆回购陆续到期,市场资金可能仍然偏紧。对管理层而言,降息已经多少显得有些着急了,如果再紧接着降准,就显得有点仓皇了。
退一步说,即使如期降准,资金面也未必好到哪去,因人民币升值正面临拐点,如此货币创造中的一条途径已实质上被堵死。补充一下,因我国激进降息,未来人民币利差优势弱化,故贬值压力或将更大。当然这也取决于美元走势,本周五稍晚美国公布的非农数据将给出进一步提示,投资者周末应多少关注一下。
最后就是楼市,如此激进地放宽货币政策后,楼市最终会如何反应?当然目前这并不好说,因很难预测行政弹压或口头弹压力度,不过笔者个人认为此事已经有点“悬”了,毕竟经济规律还是起作用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