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国务院部署彻查审计揭露的腐败案件

2012-07-05 01:17:29

据袁野介绍,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地方已按规定补提或归还资金28.20亿元,取消违规享受保障家庭3800多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7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等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并听取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情况汇报。

会议特别强调,要着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要严肃财经纪律,对审计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和犯罪线索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部署整改强调民生领域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得到彻底整改,关系到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着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查处和纠正涉及保障房、医疗卫生服务、入学就业、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袁野介绍说,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11560.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民生审计是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中的重要环节,在很多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保障房建设中,部分地方存在建设资金筹集不到位、审核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审计署报告称,重点审计的66个市县中,有36个少提取或少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53.14亿元,相当于其应提取或安排数的14%;有11个未落实配套资金6.12亿元,还有29.55亿元专项资金被截留或挪用。而在抽查的保障对象中,有5400多户未经资格审核即被纳入保障范围,有2.1万户不符合条件或重复享受保障待遇。

据袁野介绍,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地方已按规定补提或归还资金28.20亿元,取消违规享受保障家庭3800多户。

而在审计署抽查的62家县级医院中,有23家超过规定比例加价售药多收取药费6732万元,相当于其应收药费的23%,加价最高的达12倍。此外,还发现医疗项目建设中存在套取、挪用或滞留财政资金等问题金额1.64亿元。

财税专家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是国家预算重点倾斜对象,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提高政府美誉度息息相关,而且民生领域预算执行到位情况往往受关注度较高,因此需要着力解决,并及时公开。

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针对审计署报告内容,昨日的常务会议还要求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强化执行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审计署建议,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仍应加大,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比地方财政2011年标准收支缺口少3935.67亿元,不利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在2011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有123.41亿元指定了具体项目和用途。而专项转移支付主要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未实现预期目标的问题。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是转移支付的主要原因。”李文海说,由于金额多,转移支付力度、比例等难以形成完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如何建立使地方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是核心问题。

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另一个问题便是透明度。会议称,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在10月底前将整改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审计署报告还建议,当前,应加快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准确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范围,规范和统一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关于备受关注的“三公支出”,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司长刘正均表示,“三公经费”标准不完善。目前对国内公务接待尚无明确标准,外宾接待费和出国住宿费标准分别是1998年和2001年开始执行的,与实际情况已有较大差距,造成部门超标准列支现象比较普遍。

刘正均建议,当前在深化“三公经费”公开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界定“三公经费”概念和口径,健全和完善支出标准,并严格审核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提高“三公经费”预算的准确性和执行的严肃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